河南經濟報記者 李媛媛 報道
職稱評定是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及學術成就的主要標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我省發布《關于做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續推進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工作,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激發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動能,充分發揮農村優秀人才示范帶動作用,為農業強省建設提供重要人才支撐。
種田也能評職稱?沒錯,陳付枝回想起剛拿到農藝師職稱證書的那一刻,感到非常自豪。
“我是今年2月份拿到證書的,當時我還在田里干活。”8月17日,漯河市源匯區大劉鎮前朱村村民陳付枝告訴記者,晉升農藝師是對她的鼓勵,也是鞭策,“今后,我將進一步發揮自己的種植特長,不斷提升紅薯育苗種植技術,和鄉親們一起建設和美鄉村,助力鄉村振興。”
最早一批參加職稱評定的滑縣白道口鎮西河京村村民黃國興每每想起參加評定時的場景,感到既興奮又緊張。
2008年2月,黃國興冒著寒風趕往省會鄭州,參加農民高級技師職稱面試。“當時,看到會場內坐著十多位評委,想著萬一答不上來多丟人啊。”他說。
“沒想到,評委問的都是咱平常干的事兒,當然是對答如流了。”黃國興說。
評上農民高級技師職稱有啥好處?黃國興表示,針對新型高素質農民,我省出臺了很多支持政策,從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扶持,“我覺得這是國家對農民的認可和支持。評上高級農藝師,我感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未來在鄉村更有奔頭。”
近年來,隨著我省不少有知識、有技術、有能力的“新農人”投身農村事業,農民正從一種身份轉變為一種職業。
事實上,給農民評職稱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早在2007年,我省就曾出臺《河南省農民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實施意見》;2020年又出臺了《河南省農業系列職稱申報評審條件(試行)》;2021年,漯河市成了我省唯一一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城市。同年,44人獲得新型職業農民中級職稱。
相關專家表示,最新的通知不僅降低了農民參與職稱評審的門檻,還增加了很多職業農民職稱評審的渠道,這將進一步激發農業人才扎根農村,為鄉村振興助力。
據統計,2018年至2021年已有104人通過評審,獲得農業系列高級職稱資格,2022年新型職業農民又有57人一步到位申報副高級職稱。
“2018年以來,我省每年都有新型職業農民申報評審農業系列高級職稱,且參評人數逐年增多。對以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進行評價,重點突出其在農業技術推廣創新、帶頭致富、美麗鄉村建設中的貢獻,以職業素養、生產技能、經營規模和效益、引領脫貧致富等為參考要素。”河南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相關負責人說。
下一步,我省將出臺更多優惠措施,對于獲評中級、高級職稱的給予獎勵,在安排項目資金上給予優先,有效激勵新型職業農民提升素質、干事創業,積極投身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推廣,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貢獻力量,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
如今,遠眺中原千里沃野,無數“新農人”正為這片大地的豐收揮灑汗水、播種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