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徐俊印 繩小閃
“我聯系了27戶群眾,只要有需求我都會第一時間過去。這不兩家老街坊因為堆放雜物鬧了點矛盾,我過來看看。”8月17日郟縣龍山街道朝陽社區聯戶黨員劉京紅說。
今年以來,郟縣結合“五星”支部創建工作,聚焦提質增效、黨員先行,實行農村(社區)黨員“進群眾門、知群眾盼、排群眾難、解群眾愁、暖群眾心”工作法,推動村(社區)破題解難,共譜黨群“連心曲”。
根據“就近、就親、就熟、就便”原則,該縣按照“黨員聯戶、干部包片、支部會商”機制,形成了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統籌兼顧、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5689名黨員聯系群眾95753戶。為了明確包聯職責,該縣統一制作黨員聯戶服務牌,方便群眾日常聯系。圍繞矛盾調解、政策宣傳、生活困難等,聯戶黨員每周到群眾家中走訪一次,每周召開一次碰頭會,對疑難糾紛問題進行集體“會診”,并借助“一村一警”、司法等力量,及時高效把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在王集鄉藍莊村,村民謝某、王某等反映天然氣供氣管道不通的問題,聯戶黨員謝少衛安撫好他們的情緒,及時向村黨支部書記謝許強匯報,最終在鄉黨委、縣城市管理局等推動下解決了問題。
這得益于郟縣建立的“村報告、鄉處理、縣辦結”機制,對村黨支部不能解決的問題,縣鄉兩級及時回應,快速處理、限期解決。7月份以來,郟縣共處理“村報告19起”“鄉處理16起”“縣辦結3起”,辦結率達到100%,全面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
為進一步檢驗聯戶成效,提升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該縣設立5個督導組,深入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檢驗聯戶工作開展成效,并及時發現問題,確保真聯、真包,真正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