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經濟報記者 谷太磊 通訊員 王芳
為進一步深化審批制度改革,突破體制制約、創新審批模式,濟源示范區水利局行政審批部門著力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信用+審批”極簡審批服務工作機制,打造方便快捷、公平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切實提升守信市場主體便利度、滿意度和獲得感。
“信用+審批”模式一:告知承諾
濟源示范區水利局行政審批部門制定了《關于深化行政許可告知承諾制改革工作方案》,梳理5項行政許可事項列入告知承諾制范圍,通過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等具體實施方式,符合信用條件的申請人提交告知承諾制審批申請后,簽訂告知承諾書,對其符合告知的條件、標準、要求等情況進行承諾,即可實現極簡辦理。用“一紙承諾”代替了“一摞材料”,在減少申報材料的同時精簡審批流程,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截至目前,通過“信用+審批”告知承諾制、容缺辦理審批事項95件。
“信用+審批”模式二:綠色通道
對于符合信用條件的申請人,濟源水利局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全程主動跟蹤幫辦,開通綠色通道,提供快速辦理、免費郵寄、上門服務等便利服務,讓企業群眾切實感受到講誠信、守信用帶來的優惠便利。
“信用+審批”模式三:聯合懲戒
加強審管聯動,強化信用監督,推動守信受益失信受限。審批、監管、執法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對通過信用承諾取得的許可事項進行事中事后監管,一旦發現有違反承諾情況的,依法撤銷其行政許可,列入信用等級“黑名單”,并對相應違法情況進行處罰。列入信用等級“黑名單”的企業,不再適用信用承諾,主管和執法部門提高抽查頻次、實行嚴管和懲戒。
“信用+審批”新模式使誠信市場主體獲得更加便捷優惠的服務,提高了企業群眾誠信守約意識,為構建誠信社會,打造信用濟源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