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記者 劉海林 通訊員 韓飛 李雅菲
"真是太感謝您了,因為這個事在我心里一直糾纏著,這下我終于可以安心了。”代某妻子緊緊握著調解員蔡慧敏的手激動地說。
事情還得從2022年9月說起。
譚某駕駛小型轎車在人民大道附近與代某駕駛的電動三輪車相撞,造成代某身體多處骨折,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譚某對本次事故負主要責任。代某因此住院治療數月,花費了大量的醫療費。因代某及其愛人沒有正式工作,平時靠打零工維持生活,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使本就不太寬裕的家庭生活更加拮據。代某及其家人多次找譚某私下溝通未果,無奈只好于今年6月份起訴至安陽市北關區人民法院。法院受理案件后,分流至人民調解員蔡慧敏手中。
翻閱卷宗后,蔡慧敏通過聯系雙方當事人,發現矛盾癥結在于賠償數額和付款方式,于是蔡慧敏決定約雙方當事人當面協商。
調解當天,雙方在蔡慧敏的耐心勸導下,達成一致意見,譚某當場一次性支付代某各項費用共計10萬余元,代某妻子看著已到賬的賠償款,激動地握著蔡慧敏的手說出了開頭的話語。
看著雙方當事人欣然離開的背影,蔡慧敏也如釋重負,“為當事人解決糾紛,排除困擾的同時,同樣也體現和發揮了我作為調解員的作用,每一個案件的圓滿結束,都會令我感覺到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