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柳真真 朱盈盈
三分靠種,七分靠管。7月6日,走進寶豐縣鬧店鎮響潭營村種植戶張永光的20畝冬瓜地里,冬瓜已牽藤結果,村民穿梭其間忙著整理冬瓜枝條,牽引綁藤上桿,一派忙碌景象。
“一株冬瓜苗只保留一個瓜,讓瓜能吸收到充足養分,才能長得更大更好,每個瓜平均可以長到近30斤。”張永光說。
今年是張永光種植冬瓜的第5個年頭,種植面積近20畝。傳統冬瓜種植一畝地只能種400株左右,而采用吊起來的種植方式,能種到700余株,較傳統種植模式每畝增加收入兩三千元,預計畝產在20000斤,產值可達20萬元。
冬瓜被離地吊起,有利于通風采光,避免了冬瓜“白肚皮”現象的產生,結出的冬瓜瓜形優、口感好,深受市場青睞,一經采摘就能立即銷往鄭州的蔬菜批發市場。
同時,冬瓜種植期間,栽秧、搭架、掰瓜叉、除草等田間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工,給附近村民提供了就業增收的崗位。
“我每天送完小孩,就到這里干活,一天60塊錢,不耽誤接送小孩,還能掙錢,在家門口打工啥都方便。”村民孫霞說。
目前,張永光的20畝吊冬瓜長勢喜人,吸引附近十里八村的鄉親們前來參觀、考察。他表示,將發揮特色種植的輻射作用,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寶豐縣立足特色產業,充分發揮各村(居)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鼓勵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特色產業鏈中來,培育致富能手,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致富產業,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