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張鴻雨 朱丙強 李紅曉
7月3日,記者從郟縣縣委宣傳部獲悉,今年1-6月份,郟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5540萬元,同比增收14488萬元,增幅17.9%,占全年目標任務的66.3%,超序時進度16.3個百分點,在全市6縣市中,收入增幅排名第一,收入總量首次進入前三,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超額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郟縣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財政工作,今年以來,全縣財稅系統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加壓奮進、頑強拼搏,搶抓機遇、大干快上,以重點工作為抓手,扎實推動各項工作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郟縣堅持綜合治稅,成立以縣長任組長的綜合治稅工作領導小組,設立8個專業領域優化企業服務工作專班,市委常委、縣委書記王景育多次就綜合治稅工作做出批示,強化組織收入全縣“一盤棋”思想。由縣長李紅民每月主持召開一次由經開區管委會,發改、財政、稅務、公安等職能部門和15個鄉(鎮、街道)參加的收入工作推進會,細化分解收入任務,壓實各征管主體責任;及時分析研判收入征管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改進征管舉措;樹立以“結果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加大督查力度,嚴格兌現獎懲,對季度完成收入任務的前三名給予10萬、5萬、3萬元的現金獎勵,用實績說話、憑貢獻獎勵,充分激發征管潛能。
創新征管舉措是穩固收入的前提。針對鐵鍋鑄造、陶瓷生產、鑄造園區、房地產以及水資源、非煤礦山和加油站等,郟縣分專業、分領域成立8個優化企業服務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一名副縣級領導任組長,在優化企業服務的同時加大征管力度,嚴防跑冒滴漏。同時積極探索“以電控稅”“以水控稅”,新政施行后,鐵鍋產業園區、陶瓷園區當月即見效顯著。另外,郟縣聯合公檢法對縣域內欠稅、偷稅、漏稅企業進行依法查辦、清繳,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整頓稅收征管秩序,增加財政收入。4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全省102個縣市排第一,5月份第三,連續5個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優化營商環境是助力企業快速發展的有效手段。郟縣通過“萬人助萬企”活動,加大財政政策宣傳力度,精準落實減稅退稅降費等惠企政策,激發企業活力,培植壯大財源“活水”。縣財政拿出財政資金,設立企業服務資金池,緩解平煤機裝備公司等企業壓力,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同時,郟縣牢固樹立底線思維,以“時時放不下”的政治責任感,千方百計落實好“三保”資金需求。堅持過緊日子,積極盤活存量資金,通過爭取上級政策性資金、專項債券等增加可用財力,在預算安排、預算執行和庫款調撥等方面堅持“三保”支出的優先順序,有力確保公教人員工資及時發放,民生政策有效落實,組織機構正常運轉。
“下一步,我們將扛穩政治責任,增強風險意識,發揮財政職能作用,錨定郟縣高質量發展跨越趕超爭先晉位主題,拉高標桿、埋頭苦干,在建設現代化新鷹城、‘壯大新動能、奮進百強市’征程上貢獻更多郟縣力量。”王景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