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俊娟 通訊員 王晶
“先后解決了南陽月季產業發展一系列難題,推動了月季大田育苗由粗放型向工廠化、標準化方向轉變,種苗繁育由單一產品向多類型產品、全產業鏈方向轉變,推廣模式由綠化苗向特色月季園藝、月季景觀組合模式方向轉變”。這是記者在5月6日召開的河南省“四優四化”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優質花木專項“樹狀月季綠色生產技術示范與推廣”專題現場觀摩研討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觀摩研討會由河南省林科院、南陽市林科院聯合主辦,主辦單位有關領導、行業相關專家、優質花木專項及專題科研人員、花木企業代表等參加了本次活動。觀摩研討會通過互學互鑒,集思廣益,探尋新形勢下我省月季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方向、新舉措,促進了月季產業綠色發展。
在南陽市臥龍區和順月季種植專業合作社里,與會代表調研了自育月季砧木標準化培育及主推月季品種樹狀月季培育;在南陽市月季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內,觀摩了各個功能區建設情況、芳香月季品種和特色月季品種、各個類型砧木月季的應用展示樣點;在南陽世界月季大觀園,考察了月季景觀應用。通過月季專題研究團隊的現場講解,與會人員深入了解了月季產業科技創新與發展現狀。
在隨后召開的優質花木專項研討會上,南陽市林業局副局長閆慶偉在致辭中介紹了南陽市月季發展歷史與現狀,希望以河南省“四優四化”優質花木專項為契機,促進自育砧木樹狀月季生產技術的示范推廣。省農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廣處副處長劉德暢總結了“四優四化”實施以來的成效與不足,肯定了月季專題取得的成果并就項目管理作出了具體要求;省農科院財務處副處長蘇磊講解了資金管理相關制度,為專項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依據。“四優四化”優質花木專項各專題分別介紹了在全省花卉產業中應用的新技術、新品種,科技引領示范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交換了意見找差距、補短板。
據介紹,傳統樹狀月季過去是利用野生資源嫁接培育,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該項目通過自育砧木快速培育、嫁接品種選擇等綠色生產配套技術示范推廣模式,填補了月季產業發展短板,保護了野生資源,維護了生態平衡,降低了農藥、化肥使用。
本次觀摩研討內容豐富、節奏緊湊、效果明顯。主管部門領導、行業專家、一線人員,從不同角度、多個層次出謀劃策,共同探討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提升的路徑,必將對南陽月季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