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俊娟 通訊員 葛巖紅
4月19日,據舞鋼市科協消息,該市首席科普專家林木資源科考隊在該市西部山區蛋石山火炬松林區首次發現兩棵火炬松雌雄同株樹種現象。
“在舞鋼西部山區首次發現兩棵火炬松雌雄同株樹種,這對我市豐富林區資源建設和繁育優良品種提供了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萬少俠感慨的說道。
河南省舞鋼市地處伏牛山余脈,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為了掌握當地林木樹種資源現狀,舞鋼市委組織部人才辦、舞鋼市科協、舞鋼市林業局聯合組織首席科普專家、優秀人才萬少俠、雷超群、陳向陽等6人組成的林木資源科考隊,對該市山區林木資源進行野外調查。科考隊在該市西部山區海拔327米處的蛋石山調查時,發現兩棵“特殊”的火炬松雌雄同株樹種,并引起省首席科普專家、教授級高工萬少俠的格外關注:在火炬松叢林中,兩棵單株20余米高的火炬松,樹勢生長健壯,針葉三針一束,樹冠上端密集遺留上一年結出的碩大圓錐形松果,而靠近樹體中下部的新生枝梢抹端著生雄穗,每個雄花呈花序5—8個,每個花序呈柱狀形,長3—6厘米,直經0.8—1.3厘米,柱狀體呈米黃色,有數個粉包組成,花期3月下旬—4月上旬。輕輕拍打雄穗散發出濃濃的黃色煙霧,擴散到樹冠周圍。
據了解,該市西部山區蛋石山火炬松基地屬上世紀90年代初,實施荒山造林綠化時引進的美國火炬松品種,至今經過30余年的撫育管護,火炬松林區已逐漸進入樹體旺盛生長期,遍布山野的火炬松喬木單體樹最高達30余米。截至目前,該市已引種火炬松造林綠化荒山6000多畝,大部分郁閉成林生長,樹勢生長良好。
“火炬松屬松科植物,一般分為雄球花和雌球花,雄球花產生花粉、雌球花在木質鱗片間有種子,當授粉時節到來時,風把花粉從雄球花樹體吹到雌球花樹體上,形成雌雄相互授粉,而形成結果自然繁育生長。但30年來,一直沒有發現雌雄花果同株的出現。這次調查首次發現同處同株,什么原因誘發,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萬少俠深有感觸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