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俊娟
近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員、鄭州市蔬菜研究所蔬菜專家鄭軍偉下農田,走基層,來到新野的田間地頭,積極開展科技服務工作,指導綠金園蔬菜專業合作社及周邊蔬菜基地的蔬菜生產。
在新野縣綠金園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育苗基地,鄭軍偉與合作社負責人一起認真查看了育苗基地連棟溫室育苗大棚內大蔥幼苗的長勢和存在問題,就做好大蔥育苗的防寒保暖、水肥管理和苗期除草工作進行了詳細溝通,并就如何做好冬春換季時節大蔥苗期管理、栽植地塊土壤肥力提升、春栽大蔥的水肥科學管理、提質增效及適期收獲等方面進行了交流,通過面對面交流、手把手示范,有效確保了大蔥育苗工作的安全生產。
隨后鄭軍偉又來到馬鈴薯種植基地和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基地進行了技術指導。在馬鈴薯種植基地,看到土壤墑情不是太好,他囑咐種植戶出苗前需要帶藥滴灌一次,同時一定要做好地膜覆蓋,做好增溫保墑工作。
在蔬菜大棚種植基地,看到芹菜正準備銷售,日光溫室里面番茄苗定植已經現蕾,部分植株已經開花,鄭軍偉交代基地負責人和種植戶,一要注意白天要保證大棚有充足的光照,以穩定夜間的降溫速度,滿足蔬菜的生長需求;二要控制棚內的濕度,盡快鋪設地膜,降低地面蒸發造成的濕度過大問題,減小病蟲害發生的概率,還可以通過大棚放風口來調節,降低大棚的濕度;三要注意控制好光照的時間及保溫效果,注意大棚的清潔度,要適當對薄膜進行清除;四要維持適宜的水分,冬季棚內溫度相對較低,需要適時減少灌溉量,并且要通過膜下滴灌方式進行;五要提供充足的肥料,蔬菜追肥注意少量多次,通過水肥一體化精細管理措施,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六要要加強葉面追肥,滿足蔬菜生長需要,解決蔬菜產量低、質量差的問題。
近年來,新野縣黨委政府結合當地實際,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把蔬菜種植產業發展作為提高群眾生活水平、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突破點,形成了“鄉鄉有亮點、村村有特色”的產業格局,通過蔬菜育苗和社會化服務帶動蔬菜產業發展,形成農業品牌,拓寬農產品銷路,提高銷量。在當地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小青菜已經成為了致富大產業,成為了農民發家致富的“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