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腦梗”這個詞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但是,你是否知道引發腦梗的原因除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因還有20到30%的缺血性腦梗是由房顫等心臟疾病引起的嗎?
這天早上,57歲的田阿姨突然出現左側肢體活動障礙伴言語不利。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與心血管內科兩大介入團隊,迅速給患者進行了“臨時起搏器加腦血管造影加腦血管取栓術”,術后24小時內患者的語言及肢體活動即恢復如初。轉入CCU后經余娟主任、李慧敏主治醫師精心管理,于“取栓術”4天后行食道超聲心動圖(TEE)評估,發現左心耳仍有血栓(6mm),患者及家屬十分著急,害怕血栓再次“襲擊”。
鄭州市九院心臟中心趙明中、余娟通過討論,建議強力抗栓方案,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化血栓。“功夫不負有心人”,10天后復查血栓消失,患者于7月16日接受了成功的房顫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療。
目前田阿姨恢復良好出院,無血栓后顧之憂。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好發于中老年人和有基礎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也就是說,像腦梗一樣,房顫也是常見的老年性疾病。
據鄭州市九院心臟中心主任趙明中介紹:對于年齡超過65歲者,推薦通過心電圖檢查進行房顫的篩查。得了房顫以后,有人會心慌,也有部分患者完全沒有癥狀。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沒有癥狀,就不在意,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房顫可能導致缺血性腦卒中,與沒有房顫的人相比,房顫患者的腦卒中發生率要高6—17倍;而且與非房顫相關腦卒中相比,房顫引發的腦卒中更兇險,具有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復發率的特點。通過房顫的節律控制、卒中預防、危險因素控制、生活方式干預等綜合管理,可大大降低房顫導致的全因死亡率、卒中、大出血、心源性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趙明中主任提醒大家,初發房顫的人大多會有心悸,胸悶,氣短,頭暈等感覺。隨著房顫持續時間延長,逐漸就適應了這種感覺,就沒有不舒服了,甚至有一部分房顫患者呈隱匿性,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房顫了,做心電圖的時候才會發現。切記:如有心慌、心悸等不適,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診療。(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