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焦作調查隊獲悉,今年焦作市夏糧畝產523.25公斤,比去年畝均增產1.74公斤,同比增長0.33%,夏糧單產再創新高。至此,焦作市12年來已創22項全國夏糧單產紀錄,夏糧單產穩居河南省各地市首位。
據了解,今年焦作市有4個小麥品種畝產突破900公斤大關,均打破去年小麥高產示范田畝產898.26公斤的全國紀錄。
非常之年“拼”來豐收。去年受歷史罕見洪澇災害影響,全市九成小麥晚播、冬前苗情為近十年來最差,困難重重,依然豐收!密碼何在?這是焦作市將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作為政治責任,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抓夏糧生產的回饋。從去年三秋抗洪救災、搶排水搶種麥,到今年開春實施“科技壯苗”專項行動,再到小麥后期科學管理,焦作市一刻不放松抓夏糧生產:全市“一盤棋”統籌指揮、夯實責任,啟動“奪夏糧豐收”專項行動,壓緊壓實各縣(市、區)糧食生產主體責任;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先后下達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33億元、晚播小麥促弱轉壯和病蟲害防治補助5841萬元等;成立10個市、縣級專家服務團和35個“科技壯苗”小分隊,指導農民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麥田管理。
藏糧于地是豐收的根本保障。去年,全市小麥種植面積中的高標準農田占比達90%。近年來,焦作市堅持規劃引領,累計投資29.37億元,建成“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152153.33公頃,占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的94%。為提高耕地質量,焦作市先后爭取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市等5個項目,爭取資金2600多萬元,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等農業技術,持續提升基礎地力。全市小麥種植面積中測土配方施肥面積占91%,增施有機肥面積56666.67公頃,耕地地力等級提升到2.82,位居全省第一。
藏糧于技是豐收的決勝法寶。去年搶排水搶種麥期間,焦作市創新實施晚播小麥“四補方”:以“種”補晚、以“好”補晚、以“密”補晚、以“肥”補晚,為小麥豐收夯實了基礎。小麥返青拔節期間,焦作市開展了冬小麥“科技壯苗”專項行動,組織450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指導。小麥后期管理期間,焦作市掀起“一噴三防”和抗旱澆水高潮,實施“一噴三防”作業面積達229086.67公頃,占麥播面積的134.9%,科技賦能,“麥”向豐收。
來源:焦作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