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6日獲悉,市政府發布《關于建設國家區域性現代金融中心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金融服務“十大工程”,加快構建和完善適應新發展階段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國家區域性現代金融中心。
提出總體目標
《實施意見》提出,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市主要金融指標逐步躋身全國前10位或走在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到2025年末,金融業對全市經濟貢獻度不斷提高,金融供給水平不斷提升;各項存貸款規模達到8萬億元,其中貸款年均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直接融資比重逐年提高;金融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服務質效不斷提升,融資成本穩步降低,服務“四個高地”和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能力顯著增強。
實施“十大工程”
實施金融機構招引培育工程,以龍湖金融島開島為契機,從做實做強傳統金融機構、大力擴展新興金融機構、推動地方金融機構建設三個方面,大力培育引進各類金融機構,進一步夯實鄭州金融機構門類在中西部地區較為齊全的優勢地位。對新設立或者新遷入的總部金融機構,按照實收資本規模2%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家機構最高獎勵不超過1億元。對新設立或者新遷入的金融機構地區總部、一級分支機構、金融業持牌專營機構,按照營運資金2%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家機構最高獎勵不超過1000萬元。
實施信貸投放倍增工程,發揮金融的結構調整及需求引導效應,推動金融機構對標“四個高地”發展目標,促進相關行業及領域貸款占比明顯提高,力爭鄭州信貸增量、增速在全國同類城市走在前列,在全省首位度進一步提升。
力爭到2025年,實現單項冠軍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授信合作100%覆蓋。
設立“自貿區金融創新獎”,對經管理部門認定的全國首單、全省首單金融創新,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和50萬元創新補貼。
實施基金入鄭工程,通過市場主體培育、政策引導、營商環境優化等一系列舉措,擴大創業投資規模,推動鄭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力爭到2025年,注冊設立基金公司達到400家左右。
支持設立創業投資企業,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影響力強的國內外知名創投機構,支持鄭東新區、高新區、金水區對創業投資企業在創業孵化器、創業園區等進行集中注冊,推動集聚發展。推進雙向開放試點,鼓勵開展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支持境外資金在鄭州市設立創業投資企業,推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業務,探索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業務。
實施險資入鄭工程,爭取保險資金在鄭州擴大投資規模,構建政府與保險機構之間的資金運用對接機制,完善增信模式,大力推廣“政銀保”合作的融資體系。鼓勵保險資金通過協議存款、大額存單、債券、股票、不動產、資管產品、股權直投及支農融資等多種形式投資鄭州。
充分發揮保險資金跨周期資產配置和長周期價值防御的優勢,爭取到2025年,保險資金投資鄭州規模明顯提升,保險資金運用能力進一步增強。
實施鄭商所優勢再造工程,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完善區域期貨業生態,努力把鄭商所打造為國際一流的衍生品交易所和大宗商品定價中心。
支持鄭商所更好發揮龍頭作用,推動更多期貨期權品種上市,對新品種上市過程給予及時協調,為品種調研論證等活動提供便利。建設高標準基礎設施、應急保障和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加快鄭商所國際化進程,辦好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支持用好現有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合作舉辦機制,持續聚焦期貨市場國際化和對外開放,探討交易所的國際化發展路徑和經驗,持續推動“鄭州價格”走向世界。
實施綠色金融工程,支持金融機構在鄭州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業務中心)或綠色金融專營分支機構,支持設立主要服務綠色產業發展的融資租賃公司等地方金融組織,支持金融機構綠色轉型。鼓勵研究機構和高校在鄭設立綠色金融研究機構,推進綠色金融政產學研深度融合。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升綠色信貸規模和占比,設立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新能源、節能減排、低碳金融、綠色產業等領域投資規模。
爭取到2025年,鄭州市綠色信貸占比顯著提高,綠色貸款增速高于全市貸款增速,綠色金融產品更加多元化,綠色金融組織機構體系進一步完善,金融對綠色產業支撐更加有力。
實施上市企業培育工程,啟動上市企業培育倍增計劃,建立梯次培育體系,完善上市培育機制,營造良好上市環境,力爭到2025年A股上市公司達到60家。對企業上市分階段實施獎勵,合計獎補最高1000萬元;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新三板)掛牌的,給予100萬元獎補。
實施普惠金融精準滴灌工程,加大金融機構普惠的廣度和力度,持續建設和完善政府性擔保體系,支持政府性擔保機構滴灌小微“三農”,建立和完善針對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多元化風險緩釋、補償資金池和融資擔保增信機制,著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力爭到2025年底,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達到450億元以上,較“十三五”末增長117%,服務企業數量居全省前列,支農支小平均擔保費率保持在1%以下。
實施優化新市民金融服務工程,鼓勵銀行業機構推出“新市民貸”專屬信貸產品,將新市民納入創業擔保貸款扶持范圍;聚焦建筑工人、快遞騎手、網約車司機等職業風險較為突出的新市民群體,充分考慮其職業特點,推出特色保險產品;支持銀行業機構合理確定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貸款的標準,暢通新市民住房公積金使用渠道;完善新市民醫療保險保障,推動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有效銜接……
滿足新市民在創業就業、安居、養老、醫療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性。
實施中小法人機構提檔升級工程,聚焦鄭州市中小法人金融機構資產質量提升和風險化解,深化中小法人金融機構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提升中小法人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促進鄭州市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
落實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加快發展戰略重點轉型,突出本地特色,更好地服務鄭州市實體經濟。大力發展政策性科創金融業務,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打造精細管理品牌銀行,提高金融服務質效,建設長期穩健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體系。組建以市為單位統一法人的農村商業銀行,力爭2022年9月底前完成批籌工作,提升農村商業銀行系統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來源:鄭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