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乘坐文旅專線敬老愛老線路”“等您坐穩、扶好,我們再啟動車……”14日上午,在洛陽橋南的中國國花園站,一輛公交車緩緩駛入站點,導乘員攙扶著一位老年乘客通過無障礙踏板走進車廂。
這幾天,這樣的溫馨場景在市區不少公交車上頻頻出現——怎樣讓公交服務更加適老,對公交行業來說是很重要的“命題作文”。經過一段時間籌備,洛陽公交集團依托文旅專線、V6路、106路、118路、寇店環線等5條線路、33臺公交車,通過提升硬件設施和為老服務,打造出“敬老愛老線路”。
硬件改造把車廂敬老氛圍感拉滿
洛陽公交集團一分公司位于谷水,是文旅專線的始發地。14日早上,記者在該公司院內參觀了一輛待發的文旅專線敬老愛老線路車輛。該車長18米,車頭中央掛有敬老愛老線路牌匾,風擋玻璃上有同樣內容的貼紙,都很醒目;從車門進車廂,隨處可見用彩頁制作張貼的敬老尊老標語和老人乘車溫馨提示,車窗上也有同類主題貼紙,車載電視還能滾動播放敬老愛老宣傳片,車長背后的一排座位專門設置為敬老愛老專座,這一切讓整個車廂的敬老愛老氛圍十分濃厚。令人溫暖細節也不少:扶手桿上安裝了防滑的布套;置物臺上貼有“老人用品擺放區”的標識,上面放有裝著速效救心丸、紅花油、口罩、暈車貼、創可貼、紗布等物品的愛心藥箱和急救包,還有老花鏡、雨衣、雨傘和熱水桶等,最有意思的是靠近座位的地方還掛了兩個手持按摩錘。
“老太太們最喜歡這個位置。”車長石亞杰打趣說,文旅專線從谷水到龍門石窟,線路較長,坐車期間老人們吹著空調、用著手持按摩錘、聊著天,可以很愜意地打發乘車時間。
司乘人員嚴格落實為老服務要求
目前,5條敬老愛老線路積極推行敬老愛老“七個一”服務,即行車中做到進站靠邊一點、行車穩一點、態度好一點、耐心多一點,對老年乘客多問一句、多扶一把、多等一會兒,從細節上關愛老年人。
“七個一”服務要求落實得怎么樣,老人們反響如何?記者在公交車行駛過程中進行了觀察。
龍門大道古城路口公交站老人較多,郭恒剛老人第一個上車。記者發現,公交車緩緩進站后向道牙方向靠近、傾斜并打開車門,車長立刻按下無障礙踏板按鈕,導乘員王麗將后車門踏板拉起來再放下搭在地面上,然后攙扶郭恒剛老人上車。“大爺您慢點,不著急。”“謝謝閨女,你們這服務可不賴。”隨后,王麗又陸續攙扶幾位老人上車坐好……
郭恒剛老人今年70歲,家住應天門附近,經常乘坐文旅專線。他坦言,專門為老人“定做”的公交車讓他心里很溫暖,希望越來越多。
“文旅專線本身的‘硬實力’比較強,很適合作為敬老愛老專線車輛。”導乘員王麗舉例說,文旅專線車身長、車廂寬敞,舒適感比較強,車內有充電裝置,車門下方有可控制的觸地踏板,是專門方便老人、殘疾人的裝置,車輛高度、傾斜度可以根據情況調整,因此很適合進行適老化改造。
老人建議:希望讓線路和站點更適老
14日中午,一輛V6路公交車駛入香葉路與嵩山北路站,看到站臺上有位坐輪椅的老人,車長吳鵬飛連忙下車幫助老人,之后又招呼其他乘客上車。
微型公交V6路此次也成為敬老愛老線路,它的沿線多老人聚居區、活動區,其中就有東方光源小區。73歲的小區居民丁金鳳說,東方光源小區有千余戶,老年人很多,且常到白馬醫院、老城區活動,因此很需要公交。V6路開通后,她和小區其他老人非常高興,眼下這趟公交車又成了敬老愛老線路,情況更好了。
“我們對敬老愛老線路很滿意,希望也能把去老城的公交車站點往小區這邊挪挪。”丁金鳳說,公交集團為老人打造專門線路很貼心,希望能在家門口增加更多線路和站點,因為目前從小區附近去洛陽站和澗西都很方便,但去老城需要到邙嶺大道后穿過馬路坐車,或者坐到洛陽站后換乘別的公交車。
今年57歲的湯士珍也認為,公交適老化改造是好事,希望敬老愛老線路越來越多,也希望讓線路和站點更方便老年人。
公交集團:集思廣益,持續開展為老服務
針對老年出游開通擺渡車、便民專線;在多數站臺設置條形座椅,提升老年人候車舒適度;完善公交敬老卡業務受理網點,開通線上服務功能,方便老年業務辦理流程;提供右轉停頓禮、公交服務進社區等特色服務;實現敬老卡、老年卡“兩碼融合”,方便無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乘車……
針對市民的建議,該負責人表示,將動態收集市民建議,調整優化布局站點和線路,讓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出行更便捷。眼下,他們準備在各敬老愛老線路上配備導乘員,加強老年人乘車相關教育和培訓;利用窗口行業優勢,通過媒體、抖音、微信等渠道對敬老愛老線路進行宣傳;成立洛陽公交安全乘車宣傳隊,發放宣傳手冊,營造適老服務濃厚氛圍;進一步提升員工為老服務意識,集思廣益,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向其他線路推廣。
“公交是老年人重要的出行工具和活動場所,我們會繼續更好地開展為老服務。”該負責人說。
來源:洛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