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豫第一灣觀景點、黃河古驛站、九曲黃河觀景臺、生態梯田……夏日的沿黃生態景觀連景成畫、美不勝收,而在沿黃沃野上的村落田園,更是瓜果飄香、產業興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三門峽市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鄉村振興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結合起來,把沿黃鄉村振興示范帶與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結合起來,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出臺了《三門峽市建設沿黃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工作方案》,聚焦沿黃6個縣(市、區)16個鄉鎮“90+”行政村,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路徑,以拓展農業多種功能、開發鄉村多元價值為抓手,集聚資源、要素、力量,按照“一帶三區四組團”空間布局,推動沿黃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全面起勢。
目前,全市已開工農業項目102個,總投資11.18億元,其中產業項目15個、農旅融合項目14個、基礎設施及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提升項目73個,為示范帶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生態環境持續提升。堅持生態修復、復耕復綠、綜合治理,治理修復礦山近7.24萬畝,初步形成沿黃108公里綠網、21.6萬畝濕地、近50萬畝高標準農田。
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改建新建16.2萬戶無害化衛生廁所,創建“千萬工程”示范村108個、“美麗庭院”示范戶1.9萬戶,一批富有特色的鄉(鎮)、村(社區)入選全省“美麗小鎮”“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特色產業持續壯大。澠池縣成功創建省級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省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市認定靈寶市食用菌、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蔬菜和湖濱區油用牡丹3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命名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大王鎮、靈寶市故縣鎮和陽平鎮、澠池縣坡頭鄉、陜州區張灣鄉5個市級產業強鎮,沿黃鄉村中87.5%的行政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特色農業收益占農業經營性收入的85.8%以上。
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進一步挖掘老子文化、黃河文化、虢國文化、仰韶文化等優秀文化遺產,積極推動“文化+旅游”“文化+農業”等有效融合,初步打造了楊家村宋文化、東寨村攝影、后地村古棗林、穴子倉山頭村民宿餐飲等鄉村旅游品牌,建設了函谷關文化游覽區、城村千畝休閑采摘園、東坡村鄉村旅游沿黃產業融合示范帶,沿線群眾既可以流轉出租土地,還可以到公司務工,開辦農家樂、特色民宿。2021年,沿黃鄉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26.9元,高于全市平均數的18.2%。
下一步,三門峽市將堅持把沿黃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著力下好規劃、項目、產業、建設、融合、治理“六個先手棋”,樹立典型、打造標桿,奮力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
來源:三門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