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快訊:大理科建設支撐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3-04-17 09:45:40

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院(系)探索

開欄的話


【資料圖】

院(系)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多年來,廣大高校的榮譽學院、專業學院(系)、特色學院等在研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規律的基礎上勇于突破,為持續推進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闖出了新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面對新時代新征程的新任務新要求,當前,廣大院(系)主動思考如何深入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本期開始,高教周刊推出“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院(系)探索”專欄,敬請關注。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新時代,黨和國家對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而大理科建設在基礎學科人才的培養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2009年,南京大學首批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即“拔尖計劃”1.0)基地,以匡亞明學院“大理科班”作為基礎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試點的平臺之一;2021年,匡亞明學院又入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即“拔尖計劃”2.0)基地,是全國入選該計劃的唯一榮譽學院。

匡亞明學院“大理科班”在30余年大理科辦學的基礎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特色,為探索解決未來科技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教育和智力支持。

學科交叉——

探索基礎學科研究無限可能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趨勢和人才成長規律顯示,世界上許多重大科學技術的原創性突破和成就是從多學科交叉角度出發,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理論和方法才得以實現的。同時,多學科知識的交叉與融合,也迫切需要善于打破學科壁壘、能夠把不同學科理論與方法有機融合的創新型人才。

作為全國大理科教學的先行者之一,匡亞明學院設立大理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涉及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天文學等6門基礎學科,同時開展生物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人工智能和腦科學等學科交叉方向的拔尖人才培養,形成了選拔和培養高水平復合型拔尖人才的新模式與新機制。

不同于專業學院的培養體系,匡亞明學院依托獨有的大理科模式,整合校內各類優質教學和研究資源,大力推進學科之間、學院之間的交叉合作辦學,促進學科之間、學院之間專業拓展課程互選,在學校和學院的統籌下做好學生的學習管理和日常管理,力求培養出具有鮮明個性化和學科特色的大理科專業人才。

此外,學院擁有一批高層次高水平、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師資力量,為學生進行交叉科研訓練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持。

博而后精——

構筑通專結合的培養體系

匡亞明學院秉持“寬口徑、厚基礎、近前沿”的人才培養理念,學生在低年級優先學習通識教育課程與學科大類平臺課程,而后針對某一方向不斷深入。學院以“多次選擇,逐步到位”的分流方式,幫助學生最終確定合適的專業領域。

學院科學合理地設置學科教育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及個性培養課程“四位一體”的課程模塊,形成多目標、模塊化、復合式、強彈性的培養方案,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多樣化的成長之路,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尤其是,學院在重構專業知識結構框架的基礎上,搭建了以基礎物理學為平臺的集化學、生物、材料、計算、人工智能和腦科學等學科方向為一體的新型課程體系。相關專業核心課程均由學術造詣深厚、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承擔。

以特色課程“大學物理學”為例,課程由獲得全國首屆杰出教學獎的盧德馨教授領銜,充分整合物理學中的力學、熱學、電磁學、近代物理等課程內容,將之融為一體,在教授基礎知識的同時,積極融入科學前沿,并有效地推進研究型教學,有助于學生融會貫通,更深刻地把握物理學的本質。該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教學成果獲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至樂成學——

培養對基礎學科的研究興趣

學院通過一系列優質專業課程,充分展現學科知識的優美與智慧,引導學生在課后練習以及科研訓練中加以靈活應用,希望讓他們在大理科的學習中,從“樂學”到“學樂”,再從“學樂”到“至樂”。

為培養學生對基礎學科的熱愛,學院努力打破“唯分數論”,建立全面、立體、多元的評價體系,引導學生逐步擺脫“分數至上”的應試教育思想。

在課堂學習之余,學院既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理科素養的提升,也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心理健康。學院通過組織若干學習交流和結對互助活動,幫助學生取長補短,找到個性化的優質學習方法;通過邀請各領域前沿的專家學者為學生開設前沿講座,引導學生開展科研訓練和培養學生對大理科的感知力與理解力,以科技前沿成果開闊眼界,以前輩成長故事激勵自我。

由此,使學生認識到基礎科研既需要仰望星空的追求,更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力與能力;認識到創新需要速度的同時,還須牢記“欲速則不達”,不僅完成科研成果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沉潛蓄勢的過程也會使人學有所獲、學有所樂;認識到要以探求知識的目標為指路明燈奮力前進,勇于求真,善于悟美,唯有“學海無涯樂作舟”才能學有所悟、學有所用。

通過上述舉措,讓學生在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之中,感悟科研的魅力,明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塑造對學術的崇高追求,將“提出科學的問題、科學地解決問題”作為學術研究追求的目標,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誠樸雄偉——

厚植家國情懷,涵養奉獻精神

德者,人之本也,人無本不立。學院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高質量思想政治建設引領高質量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時刻謹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這條生命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致力于培養具有深厚家國情懷、甘于奉獻的新時代科學人才。

學院不僅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而且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政輔導融入日常工作,強化學生的時代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得學生明白生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基礎科學領域的創新研究將對支撐創新型國家、科技強國建設和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大有裨益。“國家需要的地方就是我會出現的地方”,學院教育學生牢記新一代青年的成長與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鼓勵學生積極投身研究與國家發展、民族需要、人民利益息息相關的重大問題,“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發揚甘于奉獻、勇于擔當、善于作為的精神。

匡亞明學院“大理科”模式教學改革,成功推動了南京大學本科教育與教學事業的發展。30余年教育教學的實踐證明,“大理科”模式下培養的學生在基礎理論與專業技能、多學科知識和綜合科學素養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得到校內外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與國內外高教界同行的廣泛關注,為探索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中國道路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作者系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黨委副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17日第6版

作者:周安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歡

快訊:大理科建設支撐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

■聚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院(系)探索開欄的話院(系)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多年來,廣大高校...更多

2023-04-17 09:45:40

“藍鷹工程”激活山區職教 播報

近日,記者走進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中等職業學校,在學校襪機維修實訓室里,學生們正聚攏在教師蔣杏...更多

2023-04-17 08:48:15

蹚出“新路子” 培育“新農人”

“您家去年播種較晚,苗情偏弱,現在正是小麥拔節長高的時候,要趕緊追肥。”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更多

2023-04-17 08:35:49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與“一帶一路”建設高端論壇舉辦

本報訊(記者歐媚)近日,“中華思想文化術語與‘一帶一路’建設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辦。教育部語言...更多

2023-04-17 08:32:05

微專業熱潮下的教育之變

區塊鏈、融合傳播、智能通信……在山東大學最新版微專業招生目錄中,不乏學校各院系推出的最熱門領...更多

2023-04-17 08:46:28

沙龍上,閱讀中堅定理想信念

■推動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進行時本報訊(記者程墨通訊員門玲李玲玲吳云霄)“給你幾組圖片,你能辨...更多

2023-04-17 08:28:03

記者手記:一次生動而深刻的調研示范 今頭條

嶺南四月,正是春風和煦的好時節。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4次到廣東考察調研。這是總書記在全面...更多

2023-04-16 17:28:39

焦點熱門:“典耀中華”閱讀大會暨第五屆中華經典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焦小新)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創新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落實全...更多

2023-04-16 12:32:40

懷進鵬調研北京教育工作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焦小新)近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在北京調研教育工作,深入了解北...更多

2023-04-16 12:43:25

每日短訊:“四輪”驅動家校社協同育人

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將家庭教育納入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形成政策推動、專業帶動、評價促動、...更多

2023-04-16 08: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