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班學生紛紛拿到理想的入職通知單;帶學生熬了無數個夜,終于拿下國家級職業競賽的大獎……
過往一年的點點滴滴,在合肥鐵路工程學校教師吳迪的腦海中一幀幀地閃過。
【資料圖】
2023年是吳迪在學校工作的第15個年頭。過去的14年里,吳迪完成了自己曾難以想象的幾個職業大逆轉。
2008年,吳迪入職合肥鐵路工程學校,從企業跨越到學校,從汽車行業到執教土木工程和鐵道工程專業課程。巨大的職業差異激發了吳迪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看書、學習、主動鏈接行業尋找學習機會,并一舉拿下國家一級建造師證書。
2012年,吳迪偶然接觸到BIM建模技術,預感到這一技術將在未來大火,于是潛心學習。吳迪介紹,于行業實踐操作,BIM能夠完美彌補CAD建模二維、涉及知識結構單一的缺點;于教育教學,能夠輕松創設理實一體的教學情境。
無人引領,吳迪成為當時全省第一批吃“BIM螃蟹”的人。身在其中,嘗到甜頭,吳迪帶著第一批有興趣的學生邊學、邊做、邊創新。很快,第一屆全國高校BIM大賽舉辦,他帶學生從白天到黑夜地干,超前的一步、扎實的學習讓團隊一舉拿下了BIM大賽全國一等獎。
對吳迪而言,身為職業院校教師,幸福感一直很足。“仿佛手里擁有一柄魔杖,看見學生因為自己的課程而發現人生目標,改變人生軌跡,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畢業后即被中鐵建工集團山東有限公司BIM中心錄用的張毅打破了這一部門歷來只錄用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的傳統。如今,已經步入企業中層的她清楚地記得,吳迪的課堂啟迪了她嶄新的人生信條。“在吳老師的課上,我知道了自己所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在社會上極其火熱,怎么學、學什么,如何更好地被企業錄用,都是吳老師課上的重點。”
“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吳迪是這樣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實踐告訴他,只有到企業去、到工程一線去,才能讓職業教育的課堂活起來,才能給學生傳授最有用的東西。
幾年前,吳迪曾與鐵路行業企業合作共同完成一個高鐵站的BIM建模工作,吳迪帶領團隊花費一個月時間做的模型圖竟被合作方否定了:“不合標準,全部重做。”吳迪這才知道,在實踐中歷練,光有技術是不行的,對行業標準的了然于心、內容格式的“扣準細節”都考驗著建模師的經驗和水平。打翻重做又歷經一個多月,吳迪和團隊才通關。
這一番“折騰”成為吳迪課堂的經典教學案例,也讓吳迪更加堅信“行業企業才是職業教育生長熱土”的箴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及的“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讓吳迪堅信職業教育將在下一個10年擁有更加光明的未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我知道我走的路沒錯,未來還會更加光明。”
《中國教育報》2023年02月08日第2版
作者:本報記者 方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