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第一批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實行三年后,第二批試點正式到來。在全國范圍內,康復輔具行業正在成為引導激發新消費、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有利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殘疾人康復服務需求的熱門產業。
2020年底,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建設康復輔助器具特色產業園推動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方案稱:全省將要建成16個康復輔助器具特色產業園,打造5家銷售收入達5~10億元的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產品優質的產業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康復輔助產業的“殺手锏”。安徽依托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大先研院、中國聲谷等科研和產業平臺,在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方面發展迅速,為先進輔具產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康復輔具 患病兒童的精神支柱
5月22日上午9點,每天上午例行半個小時的訓練又將到來。飛飛又被固定在了一個兒童站立架上,他的面前是一個PAD,顯示著他當天的訓練計劃、打卡和左右腳的壓力分布熱力圖。
從出生開始,飛飛就是一個SMA患者。SMA,也稱脊髓性肌萎縮癥,是一種危及全身多器官、可致殘致死的罕見神經系統疾病。重癥患兒如不進行有效治療,其中80%會在一歲內死亡,很少能存活超過兩歲。
“兒童站立架”是飛飛需要面對的殘酷世界中的支柱。“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我能感到腿部發麻發熱,同時,明顯感覺心肺功能也增強了,呼吸也不像以前那樣費力了。”飛飛說,等自己鍛煉好了,也要去工作賺錢。
在一些特定的圈子里,康復輔具被看成是“奇跡”的創造者——這些圈子包括但不局限于腦癱、SMA、脊髓損傷者、殘疾人和失能老年人們。一位肢體殘疾20多年的患者,通過智能輔助機器人每天能走至少12000步,其自身骨骼的密度也有所增長;一個腦癱等神經肌肉病兒童,通過外骨骼機器人可以抬手吃飯、能握筆畫畫。整個康復輔具行業就像一場及時雨,普通人視而不見,但對于沙漠中的人們來說,它的每一步發展和每一次蛻變都牽動人心。
“實際上,這個群體(關注康復輔具)并不小眾。中國有2億多名老年人、8500萬名殘疾人,是康復輔具需求人數最多、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一位康復輔具行業的資深從業者表示。
據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我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規模將突破7000億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門類齊備、產品豐富的產業格局。預計到2025年,我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萬億元,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將遠超同期經濟增長水平。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重點關注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機構考察合肥
安徽合肥,已經被規劃為整個康復輔具產業的產業重鎮。
今年3月,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鄭遠長帶隊來肥,就國家級康復輔助器具研究院落戶合肥事宜進行為期三天的考察調研后表示,“安徽近年來在康復輔具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擁有一批有實力的科研單位和團隊,在新材料、新工藝、精密制造等方面有很好的產業發展基礎。”
據統計,安徽目前已擁有12家規模以上康復輔具企業,年產值達6.25億,已初步形成產業布局相對合理、門類相對齊全、品種相對豐富的產業體系。
2020年底,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建設康復輔助器具特色產業園推動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方案稱:全省將要建成16個康復輔助器具特色產業園,打造5家銷售收入達5~10億元的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
“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將有利于安徽引導激發新消費、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有利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殘疾人康復服務需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增進人民福祉。”安徽省民政廳相關人士表示。
人工智能 康復輔具產業的分水嶺
業內人士普遍看好安徽的康復輔具產業前路。
除了政策紅利,在人機交互、仿生智能等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人機康復輔具的產業基礎是先進制造業和人工智能,而這兩樣安徽一個都不缺。
安徽知名的康復輔具公司“愛博智能”本身就是中國人工智能頭部公司“科大訊飛”的控股子公司,該公司一位負責人稱:切入康復輔具市場,憑借的就是訊飛的人工智能技術優勢。“我們正在搭建一個康復/運動輔助數據平臺,要用AI賦能整個康復輔具產業。”
實際上,有識之士早已意識到人工智能將會革新相對傳統的康復輔具市場。科大訊飛早在2019年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發布了“聾人、盲人、老人、運動障礙人士”的輔具解決方案。利用AI技術,一群90后盲人破除了只能做按摩師的“魔咒”,成為合格的咖啡師,還擁有了自己的咖啡館。
“可以預見,人工智能不僅將成為安徽康復輔具產業的殺手锏,還將成為整個行業的分水嶺。”科大訊飛相關人士表示。
借助資本市場做大人工智能醫療業務一直是訊飛的戰略之一。今年8月3月,科大訊飛董事會同意籌劃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科大訊飛醫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訊飛醫療”)分拆上市。2019年科大訊飛投入1256萬元研發了“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及大數據平臺”。2020年新項目“訊飛 AI 智聯網醫療平臺”則投入了1684萬元。
“愛博智能”則是科大訊飛在大健康領域布下的另一枚棋子。據悉,“愛博智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愛博智能機器人聯合實驗室”,進行新一代人機交互外骨骼機器的研發。與此同時,“愛博智能”相關人士還透露:公司正在基于科大訊飛集團語音技術基礎,突破語音合成算法、發聲聲調多參數調控、輔音發聲重建等關鍵技術,研發新一代言語試聽輔具產品,幫助解決聽障人群的言語試聽問題。
搶占先手 產業競爭已經打響
記者獲悉,針對康復輔具產業的產業機遇,合肥正在穩步推進“一園一院”計劃。其中,“一園”是指在合肥建立康復輔具特色產業園;而“一院”則是指打造康復輔具長三角(合肥研究院)。“愛博智能”也是該計劃的積極推動者之一。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與“愛博智能”共建的聯合實驗室將重點開展“基于語音和書寫的人工智能輔助認知障礙的篩查和應用研究”。
與此同時,合肥健康醫療產業正在實現集聚式發展。2021年3月11日,合肥高新區國家健康大數據產業園啟動交付運營。合肥市政府相關人士表示:“科大訊飛、華米科技、泛米科技等30多家從事智慧養老服務、穿戴設備、輔具等方面智慧養老服務企業聚集合肥,與家政、餐飲康養等行業互通互聯、融合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高新區智慧養老企業集聚區等特色服務區域。”
在合肥市民政局編制《合肥市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第二批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實施方案》、《合肥市康復輔助器具特色產業園規劃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全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200億元。
在省和市的層面,康復輔具產業的競爭大幕已經拉開。今年8月,民政部召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第二批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工作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會議宣布了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第二批國家綜合創新試點的22個城市,蕪湖市成功入選,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選的城市。憑借眾多優勢,安徽在康復輔具產業市場競爭中,已經快人一步。(記者 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