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杭州,城市軌交線網總里程有望超1100千米,大家出門將很習慣坐地鐵。
近日,《杭州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年)》正式獲批并對外發布。
根據規劃目標,杭州將建設世界一流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實現杭州與全國及世界主要城市的快速直達與高效連接,建設“軌道上的杭州”,構建市域高效聯通的交通網絡體系,支撐“一核九星”城市新型空間格局,建設“智慧綠行品質天堂城市”,促進交通發展向綠色和數字治理轉型。
城市軌交線網總里程
規劃超1100千米
城市軌交網絡一直備受杭州市民的關注。
在軌道交通系統規劃中,有都市可達、全市快聯、組團融合、多心加密四大布局原則。
遠期城市軌道線網規劃方案以“軌道上的杭州”為發展總目標,構建開放式、多層次、一體化的軌道交通系統,支撐杭州“一核九星”新型城市空間格局,提升核心城區的交通輻射能級,強化九星的空間組織效能,全面提升軌道交通的服務水平,滿足人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
目前,杭州市區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總里程已達到300多千米,至2035年,杭州市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總里程則要達到1100千米以上。
到那時,軌道交通將成為公共交通出行的主體,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65%以上,軌道交通站點800米范圍的人口崗位覆蓋率不低于65%。
杭州至安吉、諸暨、桐鄉
規劃市域(郊)線
今年6月底,杭海城際、紹興地鐵1號線柯橋段開通,杭州軌交線網“破壁出圈”,連通海寧、紹興兩大都市區內城市。
所謂都市可達,就指的是都市區軌交網絡的打造。
杭州將強化都市區層面的軌道與城市軌道的銜接,實現區域重要城鎮帶快速可達,強化都市區層面的軌道與城市軌道的銜接,實現區域重要城鎮帶快速可達,發揮杭州在都市圈的引領作用,推進都市區一體化發展。
已建成的杭海城際、紹興地鐵1號線柯橋段就是都市可達的體現。
在遠期軌道線網規劃圖中,通往桐鄉的杭桐線、通往德清的杭德線、通往安吉的杭安線、通往諸暨的杭諸線以及通往海寧長安、途經錢塘區通往嘉紹兩地的線路在列。
四條快線
支撐杭州網絡化大都市空間結構
全市快聯意味著杭州將構筑快線系統,提升重點功能板塊的出行效率,實現核心城區與城西科創大走廊、錢塘區、湘湖.三江匯等重點地區之間的快速聯系,打造全市一小時交通圈,支撐杭州網絡化大都市空間結構。
正在加緊建設的機場快線就是杭州的第一條軌道快線,串起了火車西站、火車東站、蕭山國際機場等交通樞紐,將未來科技城、核心城區、蕭山等區域也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到2022年杭州亞運會開幕前,一張與杭州城市國際化發展水平相匹配的軌道交通規劃線網將基本形成。后續杭州的軌道交通將補強并完善一些杭州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發現的一些新問題,如部分市民所說的普線地鐵難以解決長距離出行之困就是一個重要問題,它可以提升交通效率。
因此,為支撐杭州城市新型空間格局,杭州將打造更高效的軌道快線網,串聯重要對外交通樞紐和公共中心,實現緊密聯動型星城與核心城區30分鐘軌道通達。
杭州地鐵1號線、2號線等普線的最高設計車速為80公里/小時,軌道快線的車速更快,設計車速為120—160千米/小時,這是讓快線“快”起來的保證之一。
此外,快線的平均站間距一般要大于普線,這使得快線列車能夠較長時間地保持在高速運行的狀態,減少因??寇囌径鴾p速的運行時間以及停站時間,相對較大的站間距,是快線能夠“快”的另一大重保證。
除了機場快線,杭州還規劃了哪些快線?
如連接臨平、核心城區和蕭山,橫貫杭城南北的18號線、串起之江、蕭山和錢塘等地的19號線、從杭州城區北部穿過,往東通至錢塘的20號線。
設計車速80-100千米/小時的普線
杭州還要再加密
相比設計車速120—160千米/小時的快線,普線的速度設計車速就要慢一些,為80—100千米/小時。
所謂普線,就是杭州市民熟悉的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和5號線等線路,目前杭州已建成多條普線,覆蓋市中心、未來科技城、蕭山、濱江、臨平、錢塘等多個區域。
根據組團融合原則,杭州還將加密普線,完善普線系統,與杭州組團式空間結構、多級功能中心體系和各重要功能板塊相協調,形成多樞紐格局,促進組團融合發展,打造更高密度的城市普線網。
這是為了提升重點發展地區的軌道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密核心區的軌道網絡,強化星城的軌道支撐,實現重要客流走廊和對外樞紐全覆蓋。
遠期,杭州規劃了沿江走向的11號線、連接蕭山、核心城區等地的15號線等多條普線,已建成的6號線、8號線、9號線等線路規劃延伸。
區域內部
規劃建設輕軌、單軌
為支撐“星城”的高質量發展,構建“星城”內部循環系統,規劃還提出要構建局域線,形成多條軌道局域線,體現多心加密的原則。
軌道局域線網結合實際需求靈活布局,可采用輕軌、單軌等多種制式,設計速度在60-80公里/小時。
杭州市內的多個區域,都曾提出過建設云軌的想法。
今年6月,新印發的《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將圍繞提升云城、南湖科學中心、閑林、青山湖等區塊軌道服務,優化“專線+快線+普線”軌道交通布局,謀劃建設區域性中運量軌道交通加密網絡。
在“十四五”主要綜合交通建設內容中,還提出將積極謀劃實施中運量軌道交通,啟動杭州云城云軌建設。
我們從余杭區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為豐富軌道交通網絡層級,將謀劃在良渚新城、未來科技城內部以及西部鄉鎮,新增云軌、輕軌等中低運量軌道交通。
遠期軌道線網規劃
是未來地鐵線網報批的基礎
很多市民在看到遠期軌道線網規劃圖之后,便開始期待自家門口能馬上通地鐵。
事實上,《杭州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2021-2035年)》中的遠期軌道線網規劃是未來杭州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的重要基礎,相關部門會結合實際情況、發展需求等各方面要素進行綜合考慮,在遠期軌道線網規劃中,挑選部分線路進行建設規劃上報。
軌交線路究竟該如何建設,具體的走向和站點,都要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批復后才能最終確定,之后才能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