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國家國防科工局、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江蘇省政府共同主辦的全國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政策宣貫會,吸引眾多國家部委代表和大型國企、知名高校、創新型企業負責人參加,參會人員達到上千名。全國首個先進技術成果區域轉化中心——長三角轉化中心,正式簽約落地蘇州。
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是以一套技術“底子”為基礎,通過恰到好處的改進與融合,使其在多個領域展現出應用價值。如果轉化有力,就能釋放出巨大效應,改變一個企業甚至一個行業的發展現狀。
這次會議,對國家多部門近期聯合出臺的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政策作了解讀。以往,在實施國家重大專項工程和完成裝備科研生產任務過程中,形成了大批標志性科技成果,包括一次實現繞落巡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攜帶月壤返回的“嫦娥五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蛟龍”號和“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等。先進技術成果轉化政策的實施,就是要改善成果轉化解密率低、轉化率低、成功率低、市場化率低的狀態,破解不能轉、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難題,進一步推動類似的先進技術在更多領域廣泛轉化,進一步發揮先進技術的溢出效益,更有力地支撐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長三角轉化中心為何選在蘇州?蘇州,是全國最大的工業基地之一,蘇州制造業擁有35個工業大類、囊括167個工業中類并橫跨491個工業小類。值得一提的是,蘇州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兩大產業,其產值均歷史性地突破了萬億元。如今的蘇州產業,正沿著“微笑曲線”不斷向上攀升,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蘇州已獲批建設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同時還引進了一批大院大所,組建了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等高端創新載體,具備促進先進技術成果轉化的最強比較優勢。“滬蘇同城化”的區位優勢、強大的制造業體系、面廣量大的創新企業,以及一流的營商環境,都是蘇州搶得長三角轉化中心的原因。
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蘇州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以航空航天產業為例,蘇州正和天兵科技展開深度合作,后者是中國商業航天領域第一家開展新一代液體火箭發動機及中大型液體運載火箭研制的企業。同時,蘇州積極擁抱中國商飛產業鏈,發布了《蘇州市發展航空航天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和《蘇州市促進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力爭到2023年,在蘇州集聚500多家航空航天產業鏈相關企業,實現營收600億元。
長三角轉化中心,必然要發揮出推動長三角合作、促進一體化的實實在在作用。從今往后,落戶蘇州的長三角轉化中心會統籌區域內技術成果需求,加快推進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先進技術成果進行轉化——這樣,蘇州可以通過國家級轉化平臺的強勢賦能,更好地在上海這個長三角龍頭的輻射帶動下,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合作,打造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市場。
長三角轉化中心下一步怎么運作,會上已初見端倪。現場,首批意向轉化成果對外發布,一批合作項目簽約,技術供需雙方舉行了現場對接會。蘇州對先進技術攻關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補助,對新建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給予不低于5000萬元支持,對重大創新團隊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項目資助……蘇州的探索,也將為今后全國更多區域轉化中心的成立,積累經驗和創造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