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河南民生頻道報道,鄭州的張女士發現所購買的貴州茅臺酒在宣傳中含有1000多種微量元素,認為過分夸張,遂以欺騙消費者虛假宣傳的名義將貴州茅臺酒公司告上了法院。
據了解,在鄭州工作的張女士花了1499元買了一瓶53度的飛天茅臺酒,本打算送給家中長輩,可酒還沒送出手,就無意中看到了一篇名為《諾貝爾獎穩了!茅臺曾稱有1000種微量元素,或將重寫科學史》的新聞,貴州茅臺酒公司原董事長季克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這并不是我信口之言,而是經過科學驗證和實踐證明的。我們的歷史、品質、品牌絕不比洋酒遜色,甚至還要勝過它們,比如茅臺酒蘊含的微量元素達1000多種,這是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外國品牌蒸餾白酒都無法比擬的!”
而眾所周知,俄國的著名化學家門捷列夫發表的元素周期表中,空缺元素已經被填滿,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為,宇宙中存在的元素共有118種。張女士認為貴州茅臺酒在宣傳中有虛假成分存在,夸張的有些過分,誤導消費者。
此外,貴州茅臺酒公司原董事長季克良曾在媒體采訪中還表示,到2003年茅臺是一萬噸酒,2017年突破了四萬噸。張女士稱,2019年貴州茅臺酒的數據是七萬噸,瓶身上有寫產自茅臺鎮,以本地優質糯高粱、小麥、水為原料。“整個仁懷市糯高粱的產量一年才七萬噸,糧食和出酒率的比例大概是在5:1,照這個比例來算的話,一年的糧食要35萬噸,那如果我們喝到的酒,不是茅臺的糧食,是河南的糧食,那我們還能叫它茅臺酒嗎?”張女士表示,茅臺酒原董事長也曾在采訪中表示茅臺酒堅持人工踩曲,堅持傳統工藝釀造,“但三十多萬噸的酒曲要用多少少女來完成這一年的產量呢?全廠上下所有人一起上,每天干,也不一定干的完。”
目前,張女士以貴州茅臺酒公司欺騙消費者,虛假宣傳的名義向法院遞交了材料。
對此,河南薈智源策律師事務所趙世峰律師表示,茅臺是一個熱點,不排除起訴人是為了去蹭熱點或者博眼球而提起這樣的一個訴訟可能。如果經過法院審判,最終認定原告的訴請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的話,就會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對于瓶身上的原料配方和實際對不上的問題,趙世峰律師表示,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如果說產品本身配料涉及到商業秘密,那么是可以不完全公開的,如大家所熟知的云南白藥的配料就不是完全公開的。
鄭州大學法學院講師杜麒麟則表示,茅臺酒瓶身上做的這樣一個標識,到底是對它自身歷史的一個介紹,還是對產品性質或功能的一個介紹,相信雙方會在法庭上產生激烈的舉證和爭議,它的作用將直接決定這個案件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