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9月份加息的概率仍然不大,短期來看,人民幣更多是在6.7以下一定區間內波動
記者從外匯交易中心獲悉,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856,較上一個交易日大跌368個基點,創下逾一個月來新低。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昨日對記者表示,上周美聯儲發表的言論加大了美聯儲在9月份或者12月份加息的概率,導致非美貨幣面臨貶值的壓力,而人民幣也因美聯儲貨幣政策這一外部因素可能在未來出現變化而承壓。此外,6.7作為人民幣匯率市場交易的關鍵關口,一旦被突破,將導致市場進一步看跌人民幣匯率。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研究員鄭聯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導致美元有所走強,包括人民幣匯率在內的外圍市場受到一定沖擊實屬正常,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的表現。
溫彬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主要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雖然此次美聯儲的言論使得9月份美聯儲加息的概率有所提升,但是總體來看,可能性仍然不大。另外,9月份即將召開的G20峰會以及人民幣在10月1日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SDR)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支撐,因此,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擊穿6.7關口的可能性不大,更多是在6.7以下一定區間內波動。”
鄭聯盛認為,從趨勢來看,由于美國的經濟形勢相對較好,美元總體上進入強勢上漲的進程,因此,人民幣匯率會呈現出一種平穩的小幅貶值態勢。
從波動的角度來說,未來人民幣匯率雙邊波動的幅度會進一步加大,以反映市場預期的變化。此外,貨幣籃子匯率將呈現小幅貶值的態勢。鄭聯盛認為,“未來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都會呈現小幅貶值的態勢,而一國出口部門的競爭力或者成本的高低是由實際有效匯率來決定的,過去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名義有效匯率出現貶值的背景下,我國的實際有效匯率卻是上升的,這對我國的出口不利。目前來說,我國人民幣的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都出現貶值的態勢,這將對我國的出口壓力略帶來緩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