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升級還是被吸納合并? 鄭州日產重大調整謎團待解
耿慧麗
成立較早,命運多舛的鄭州日產將迎來重大轉折。
2月22日晚,A股上市公司東風汽車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擬籌劃對控股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相關調整,東風汽車股份23日起開始停牌。
鄭州日產方面對外聲稱,此次資產和業務調整是將鄭州日產從東風股份剝離,由直屬母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有限)管轄,與東風股份、東風日產變成同屬東風有限的“平級”單位。
但銷量嚴重下滑,為東風日產代工,以及銷售渠道與東風日產渠道整合等傳聞,也讓鄭州日產的發展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此番資產與業務調整之后,表面上管理層級提升一級的鄭州日產,是迎來更加獨立廣闊的發展空間,還是進一步被吸納合并?目前尚不得而知。
危局嚴峻
成立于1993年,起步早于很多主流合資企業的鄭州日產,現正處于企業成立20多年來最嚴峻的時期。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鄭州日產共銷售3.5萬輛,同比下滑28.4%。受此影響,鄭州日產將2016年的銷售目標定為7.8萬輛。早在2010年,鄭州日產的銷量已經突破10萬輛。2014年,鄭州日產發布中期事業規劃,主要目標是2016年銷量達到20萬輛。
如今鄭州日產的銷量表現,頗有種“辛辛苦苦十多年,一夜回到十年前”的凄涼感。探究鄭州日產下滑原因,一是外界大環境不利,車市整體增長放緩。2013年鄭州日產共銷售11.8萬輛,2014年銷售11.1萬輛,未能達成14.65萬輛的目標。
二是多方股權帶來的發展掣肘。早在1993年成立時,鄭州日產的股東就頗為復雜,包括中信集團、日產汽車、鄭州輕汽、泰國三友和工行河南支行五方三國成員,導致企業在資金、產品引進上頗為受限。2001年,日產將在鄭州日產的股比由之前的5%提升至30%,并將鄭州日產確立為輕型商用車基地。2004年,在日產的牽線下,東風有限入主鄭州日產,鄭州日產的股比調整為東風股份51%,東風有限28.65%,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20.35%。
股東調整之后,雖然鄭州日產擺脫以前多方股東難以協調的難題,背靠東風集團這顆大樹,但無論是在東風集團體系還是在日產中國,其地位都比較邊緣。東風方面,雖然鄭州日產被確立為東風集團大自主的板塊之一,無論是輕型商用車還是SUV乘用車都推行日產與東風兩個品牌,兩條腿走路,但在產品研發與投放上,鄭州日產畢竟不如東風風神等嫡系自主品牌受重視;日產方面,定位為輕型商用車基地的鄭州日產無論如何也難與日產在華乘用車合資公司東風日產相比。
再加上,2015年,入主鄭州日產的東風集團將主政鄭州日產多年的一把手郭振甫調離,由東風股份黨委副書記鄭加坤接任鄭州日產總經理。從資本結構上講,東風集團對鄭州日產的管理層調整無可厚非,但調離扎根鄭州日產多年被視為企業核心的高管帶來了不小的震蕩,進一步拖累了鄭州日產的發展。
2015年,鄭州日產在老款奇駿的基礎上推出東風風度MX6,這款來自東風日產的乘用車拳頭產品,依然未能止住鄭州日產銷量下滑的頹勢。
接近鄭州日產的消息人士透露,東風方面的管理層接管鄭州日產后,以減員增效為名進行了大波人事調整,目前已經進行三批裁員。一些部門也進行了整合,再加上銷量業績不理想,不僅中方人員的待遇下滑,連日方派駐員工的待遇也頗受影響,待遇降級。目前鄭州日產的日方代表意見也很大,甚至喊出要撤離以對東風方面施壓。
前路如何
此次對鄭州日產的資產與業務雙重調整,東風股份在公告中并未詳細說明,僅表示“該事項尚無具體方案,且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東風有限方面也表示“鄭州日產股權涉及到三方面,構成復雜,需研究后再對外公告。”
鄭州日產方面的解釋稍微具體些,指向鄭州日產將從東風股份剝離,今后成為與東風股份、東風日產平級的公司,隸屬于東風有限。“這意味著東風對鄭州日產的管理層級提升了,決策更快,管理也更清晰,對鄭州日產來說是好事情。”鄭州日產方面對媒體表示。
但在官方的樂觀解讀之外,員工們有另外的擔心:“日方派駐人員春節后都沒有進駐了,目前一些需要提交日方簽字的文件都不需要上交了。都不知道以后還是不是合資公司了。”一位要求匿名的鄭州日產內部員工有些困惑地表示。
這種擔憂也并非杞人憂天,由于在東風與日產中外股東的棋盤中位置尷尬,多年來有關鄭州日產被吞并整合的傳聞不斷。
早在東風入主鄭州日產之初,就傳出過鄭州日產將并入東風日產的傳聞。去年年中,還傳出過東風日產與鄭州日產銷售渠道合并的消息。甚至鄭州日產的核心人物郭振甫被調離,也被外界解讀為東風將整合鄭州日產的前奏。
從東風方面來看,鄭州日產目前對于東風大自主的貢獻非常有限。將其全盤并入東風日產,成為東風日產的生產基地,也沒有太多損失;另一條出路是提升其自主品牌表現,但這無疑需要加大投入,加強對鄭州日產的一系列管控。
從日產方面來看,鄭州日產的地位始終不及東風日產,將鄭州日產定位為全球輕型商用車基地后引入的凱普斯達、NV200等產品都難言成功,日產近兩年已經沒有再向鄭州日產投放新產品。與東風合作愉快的日產,不會因為銷量不高、地位邊緣的鄭州日產而與東風發生爭執。“目前鄭州日產對于日產方面已經意義不大,對于東風方面作為東風大自主板塊還有一定吸引力,此番調整很可能是出于強化東風管轄的目的,為東風大自主鋪路。”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