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左)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右)在布魯塞爾峰會期間交談。
圖片來源:美聯社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此前報道,英國“脫歐”與歐盟改革的相關議題成為2月18日至19日歐盟春季峰會的焦點議題。英國首相府消息人士18日稱,談判中“許多問題仍存嚴重分歧”。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此前曾表示,歐盟除了和英國達成協議“別無選擇”。
當政治原則屈服于經濟困境與社會危機時,“退讓”的歐盟給全球化帶來的損失,恐怕遠遠大于其暫時得到的安全。
【究竟是誰的勝利】
全球地緣政治一體化最為出色的“成果”來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
據BBC 18日報道,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在參加歐盟峰會間隙接受采訪稱“我不會接受任何不符合我們需要的協議。”
德國《世界報》16日報道,歐盟及其成員國正在就說服英國留在歐盟進行密集外交協商。歐盟“三巨頭”——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及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更是在本月16日集體發聲,呼吁避免歐盟分裂。他們期望通過歐盟峰會找到解決困局的鑰匙。
“這次峰會對于歐盟的團結,對于英國未來同歐洲的關系,是一個關鍵時刻。”圖斯克強調,如果峰會無法達成協議,那么破裂的談判“對于英國和歐盟都是一個失敗,但是對那些想分裂我們的人是一個地緣政治上的勝利”。
俄羅斯衛星網援引法新社報道,法國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表示,“如果我們再不采取措施,歐盟在今年(2016年)就要瓦解了,這將是一個可怕的倒退。”
此前卡梅倫曾表示,如果歐盟不就英國所關心的領域進行改革,那么英國很有可能與歐盟“分道揚鑣”。不過,一旦歐盟與英國此次能對改善關系達成共識,那么,原本英國計劃在2017年舉行的“脫歐公投”可能提前至今年6月舉行。
路透社此前援引卡梅倫親信的話稱,英國和歐盟達成歐盟改革草案,允許55%的歐盟成員國小組進行修訂或阻止立法倡議。而卡梅倫提出的“關心領域的改革”包括競爭、主權、社會政策和經濟管理等方面。
事實上,英國留不留在歐盟,關鍵的問題不在結果,而是這一“挑戰”本身就給一體化的共同體賴以生存的種種原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質疑。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這是英國選舉政治的要求,卡梅倫當初上臺時對選民做出過這樣的承諾,是必須將程序走完的。而且歐債危機后,英國選民不樂意接受‘德國領導的歐盟’。英國是以此為談判籌碼,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不能接受的“消失”】
“卡梅倫和英國人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消失在政治上實現一體化的歐盟當中。”法國《論壇報》刊文稱,雖然英國提出的歐盟作出精簡、使之“更加有效”的要求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但英國也必須考慮到這樣一個現實,即歐洲大陸的一體化程度已經因為歐元的實施而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因而它必然會要求成員國通過稅收和社會政策趨同等方式來加強政治聯系。
也就是說,這場“分手風波”鬧得雖大,根子卻仍離不開“利益”二字。
英國《金融時報》刊文指出,卡梅倫期待重新談判會達到“兩全其美”的結果——既在議事桌上獲得一席之地,又免除所有英國不喜歡的責任。為了防止這一點,歐盟也下了一招“先手棋”,此前與英國達成了歐盟改革草案。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這也是歐盟為接下來的談判劃定一個范圍,避免英國的要求過高。”
從與歐盟分家的“經濟賬”上來看,這一可能或許也不大。高盛研究團隊16日指出,英國一旦最終投票退出歐盟,英鎊的下跌幅度可能高達15%至20%。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表示,倘若脫離歐盟,英國將有約4660億英鎊規模的與歐洲大陸貿易有受損風險。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摩根大通等國際銀行近期都公開表示,如果英國選擇脫歐,都會將部分業務搬離英國。這樣來看,英國脫歐要付的分手費著實不菲。
顯然這場角力雙方各有顧慮。在“歐盟即將瓦解”的高壓和政治家們奔走游說下,并不想真正分手的英國和極度挽留的歐盟也達成了某種默契,崔洪建分析稱:“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英國會不會脫歐,而是歐盟能否達成共識、做出讓步、提供資源,幫助卡梅倫順利渡過公投難關。”
【民族主義的“回歸”?】
這一場危機或許最終能度過。在困境重重的非常時期,歐盟應對現有問題的所有方案都已具備,欠缺的是打破舊有原則和各國務實地應對。
但是,歐盟的“公信力”卻到底被嚴重傷害了。
對于政客們吵得沸沸揚揚的“歐盟解體說”,王義桅認為,“歐盟對成員國來說不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案,只能成為選擇之一,甚至成為引發問題的源頭。英國這種行為鼓勵了歐盟內部民族主義、各成員國各自為政思潮的興盛,是對歐洲一體化嚴重的挑戰。”
德國《瑞士商報》網站發表魯比尼全球經濟咨詢公司主席埃爾·魯比尼的文章稱,2016年歐盟可能會被證明是地緣政治的“歸零地”。歐洲需要的和歐洲人想要的之間的鴻溝增大,成員國走向民族主義政策的越來越多,并因此破壞了找到歐洲解決方案的機會。
“反自由主義的上升使得我們避免歐元區或者歐盟分崩離析的責任更加關鍵。”魯比尼認為。
歐洲的民族主義回歸并不出人意料,但如果現在不采取堅定的行動,最終會否導致和平、一體化、全球化和超國家的歐盟的失敗,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