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投資者對B股改革的進程不滿意,但本周五B股改革又跨出令市場各方相對滿意的步伐,新城B股順利被吸收合并轉變為新城控股A股。這是上海純B股轉A股的第二個案例,相比第一個案例東電B股,這次改革進步明顯,市場效果大為改進。去年東電B股轉A股時,由于部分股東對轉A股方案有不同觀點,在股東大會上和上交所門口都發生爭執。雖然東電轉A方案獲得通過,但許多投資者至今對方案仍有意見,市場效果并不理想。此次新城B股轉A股,該方案基本吸收了多數投資人意見,股東大會投資者高票通過,沒有發生吵架、爭執等負面現象。作為結果,新城B股新老股東都獲得領先大盤的投資收益,B股改革的制度紅利收益。并為B股下一步改革,為A、B股最終合并樹立一個相對成功的案例。
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了中國人民幣加入SDR的方案。這是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改革開放的大事,意味著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步伐加快,意味著B股歷史遺留問題的徹底解決越來越近。但是,B股問題的最終解決還需要一個公司一個公司的具體方案。新城B股的方案有借鑒意義,但難以照搬到其它B股公司,特別是有A和B股的上市公司。A股股東與B股股東的利益并不一致,如果B股直接轉為A股,并且是1比1轉股,必然使公司人民幣計價的A股規模相應擴大,對A股流通價格會有壓力,A股股東在投票時會提出反對意見。如果要求B股縮股或打折上市流通,B股股東也會有意見。如何既堅持同股同權,又兼顧A、B股東各自利益平衡,是一個難題。這也是B股歷史遺留問題拖延至今的重要因素。近期,深圳出現有A、B股上市公司合并上市的試點案例。10月9日,深圳蛇口上市的招商局A、B股股東大會投票通過被吸收合并為新的A股議案,原來的A股換股價和B股換股價不相同,A股為37.37元一股,B股為28.67元一股。雖然,A、B股換股價格不一致,但方案還是被股東大會高票通過。對大多數B股投資者來講,雖然換股價比A股低,但由于基價比A股有更多的低幅,某相對溢價率對 A股高。雖然有部分投資者不滿意,但在當前利益面前,市場選擇理性,各讓一步,利益最大化為解決問題的思路。
上述兩個案例相對成功,使我們看到解決B股歷史遺留問題的勝利希望。特別是本周五,新城B股以22.80元價開盤,低開高走,新城B股的新老股東終于品嘗了艱難歲月的B股投資勝利果實。也意味著目前還遺留的B股美好前景,B股投資者歷經的熊市磨難比A股還要長,最終的收獲,應該超過A股投資者的平均水平。再見了,我的B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