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傳媒集團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3,較上月終值47.2有所回升。
作為衡量制造業景氣程度的重要先行指標,該數據已連續8個月低于榮枯線50,表明制造業處于萎縮區間,但下行趨勢有所緩解。
分項來看,10月新業務總量繼續回落,但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表明外需有所改善。
官方數據亦呈平穩態勢。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10月中國制造業PMI為49.8%,持平上月,其中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
此前中國官方為穩定經濟增長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降準、降息,暫緩清理稅收優惠,推出多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項目等。
財新智庫首席經濟學家何帆認為,制造業頹勢減緩表明前期穩增長政策開始發揮作用。目前總需求不足仍然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困難,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帶來的通縮風險需引起關注。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考慮到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降至6.9%,四季度穩增長政策仍需發力。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表示,要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用好財政政策空間相對較大的優勢,合理運用降準、定向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手段,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