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財經天津12月16電(記者李亭)天津自貿試驗區近日出臺18條舉措促進區內商業保理行業創新發展,將力爭2025年區內商業保理資產規模較2020年增長50%以上,持續鞏固天津市商業保理的行業龍頭地位,擦亮“中國商業保理之都”金字招牌。
近日,天津自貿試驗區出臺《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促進商業保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從優化企業服務、支持創新發展、完善產業生態、開展政策爭取、賦能實體經濟、加強風險防范六個方面,提出18條工作措施,促進行業創新發展,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在支持保理業務模式創新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天津自貿試驗區將支持商業保理企業根據業務場景特點,開展池保理業務模式。支持商業保理企業圍繞綠色金融、“雙碳”目標開展業務創新等。
同時,天津自貿試驗區將支持科技賦能保理業態升級,不斷提升商業保理企業數字化、場景化、線上化服務水平。支持開展應收賬款電子債權憑證業務、應收賬款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業務,拓寬保理業務場景等。
根據《若干措施》,天津自貿試驗區還將支持符合條件的商業保理企業開展跨境人民幣保理業務,探索開展外幣結算的國際保理業務,探索推動國際保理業務外匯管理模式創新。
依托天津商業保理創新發展基地,天津自貿試驗區將爭取更多創新試點政策,持續放大試點政策效能,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
天津濱海新區是我國首批開展商業保理試點的地區。天津自貿試驗區依靠創新驅動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成為商業保理核心聚集區,占據全國央企保理公司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