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華財經北京7月20日電(記者馬悅然)20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負責人劉莉華在國新辦舉行的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春播以來,農業氣象條件總體較為有利,對糧食和農業生產影響最大的旱災,今年沒有大面積發生。
具體來看,劉莉華指出,今年主要氣象災害是華南洪澇、長江中下游局部地區的陰雨寡照,黃淮海、西北、內蒙中西部階段性干旱,近期東北、西北局部的一些地方的洪澇。但這些災害發生的區域都是局部的,過程也是階段性的,影響程度總體偏輕。整體來說,目前整個秋糧生產的基礎還是比較好的。
據中國氣象局預測,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天氣事件偏多,旱澇災害較重,呈現出“兩頭澇、中間旱”的態勢。東北和黃淮海常年抗旱的地方可能要抗澇,長江中下游常年防汛的地方可能要應對高溫干旱,抗災奪豐收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劉莉華表示,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災情的監測預警。分區域、分災種完善災害的應對預警措施和預案,做好救災物資儲備和技術準備。與氣象、應急等部門密切溝通,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前落實防災措施。
二是加強科學抗災指導。繼續組織專家指導組、科技小分隊等專業力量深入災區開展技術指導服務,落實防災抗災關鍵措施,特別是集成落實秋糧“一噴多促”防災減災穩產增產技術措施,加快作物的生育進程,確保安全成熟。
三是加強病蟲防控。重點是加強草地貪夜蛾、水稻“兩遷”害蟲等重大病蟲害的監測預警,組織好統防統治、應急防治,最大限度減輕病蟲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