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財經上海7月1日電(記者杜康、桑彤)1日,在“2022中國社會責任投資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正式發布《釋放潛能:社會責任投資助力鄉村振興》報告。報告稱,社會責任投資或可成為填補鄉村振興資金缺口的重要力量,“讓資本更負責任地下鄉”。
《報告》執筆人、CAFI研究部執行主任胡煦表示,目前我國鄉村地區需要從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發展縣域鄉村產業、提升農村人力資本、推動鄉村生態資源價值實現等四方面著手盡快縮小城鄉差距,賦能“三農”人群,改變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最終實現廣大鄉村地區和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胡煦表示,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是要用好有限的土地。技術上包括提升農業的基礎設施、增加土地肥力、提高農田的抗災防澇的能力;提升農業科技的研發和應用能力,特別是育種技術。此外,也應推動土地要素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
“發展縣域鄉村產業則是為了解決部分農業人口的就近城鎮化問題,這也是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應有之義。提升農村的人力資本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普及高中教育。推動鄉村生態資源的價值實現的同時,可以很好防止土壤水體污染,更好保護森林濕地草原生態系統。”胡煦說。
上述振興舉措落地過程中,往往伴隨著縣級財政困難、農村中小銀行資本金不足、鄉村私營部門面臨融資約束等挑戰。報告稱,社會責任投資或可成為解決方案,在填補鄉村振興資金缺口的同時,提高公共投資效率,讓資本更負責任地下鄉。
“作為正在崛起的新興理念,社會責任投資追求財務回報、社會環境效益雙重目標,在支持鄉村振興方面大有可為。社會責任投資將在提供投資指引、推動使用影響力度量與管理、完善市場化生態補償等方面釋放出巨大的潛能。”胡煦稱。
據悉,《報告》是繼2021年的《社會責任投資的實踐與前景——從邊緣到主流》報告之后,由CAFI正式發布的第二部關于社會責任投資主題的學術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