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進入7月以來,全國各地陸續發布2023年養老金調整細則,兌現養老金上漲預期,上調平均幅度為2022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3.8%。自2015年到2023年,我國已經連續19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隨著我國三支柱養老體系的完善,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與個人養老金在個人養老積累中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定位,對于已經擁有社保的投資者來說,如何讓養老財富積累更上一層樓?投資者或可關注養老基金Y份額,如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的工銀養老2035Y、工銀養老2040Y、工銀養老2045Y、工銀養老2050Y以及工銀穩健養老Y,能夠滿足目前20歲到50歲主流人群的“一站式”養老投資需求。
自2022年11月18日個人養老金基金業務開閘,養老基金Y份額日漸成為投資者進行養老儲備的重要選擇。基金二季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場共有養老基金Y份額151只,合計規模首次突破50億元大關達到50.03億元,相比一季度環比增長13%。如何在151只養老基金Y份額中挑選出更適合自己的品種?專業人士建議,或可從基金規模、業績、產品線、投研團隊等方面綜合比較。
養老基金Y份額的規模增長體現出投資者對產品的認可度在不斷上升。以單只基金規模來看,據二季報披露,二季度末共有12只養老基金Y份額規模突破1億元,工銀瑞信基金獨占三席。其中,工銀養老2035Y、工銀穩健養老Y、工銀養老2050Y三只基金的規模分別為1.52億元、1.46億元、1.01億元,相應基金份額分別為1.10億份、1.42億份和0.80億份,相比一季度末均出現了明顯增長。
歷史業績是養老基金Y份額主動投資能力的體現。工銀瑞信基金旗下5只入選個人養老金名錄的Y類份額對應原份額長期業績表現出色,2023年基金二季報數據顯示,工銀養老2035A、工銀養老2040A、工銀養老2045A、工銀養老2050A、工銀穩健養老A成立以來均斬獲了正收益,累計收益率分別為38.02%、19.62%、12.39%、25.94%、2.97%,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29.69%、9.36%、4.09%、10.26%、7.65%。
個人養老金融需求千人千面,產品線是否完善,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公司能否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資金配置需求。而工銀瑞信基金在目標日期基金和目標風險基金兩個領域雙管齊下、齊頭并進,搭建起覆蓋不同日期、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養老基金產品體系。在養老目標日期基金方面,工銀瑞信基金現已成功運作時間跨度從2035到2060的產品體系,滿足“70后”到“00后”年齡段的養老需求;在目標風險基金方面,公司布局了穩健、均衡、積極等不同等級的養老目標風險基金,風險偏好由低到高,以豐富多元的產品陣營助力居民幸福養老。
養老儲備事關我們未來的生活質量,選擇主動管理能力更出色、養老投資經驗更豐富的基金公司,方能為個人養老金儲備提供更有力的工具。作為國內首家由國有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基金自成立以來堅持以支持和服務國家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為己任,始終將養老金業務作為長期發展戰略重點,積極服務居民養老需求,現已成為業內少數擁有養老金投資管理全牌照的基金公司之一。在十幾年的深耕細作中,工銀瑞信基金積累了豐富的養老金投資管理和客戶服務經驗,尤其在養老投研體系方面,工銀瑞信基金從資產配置、基金投資、研究支持等層面,建立投研框架、積累歷史業績、優化投資模型。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老有所養是牽動億萬家庭的重要民生關切。憑借在養老金領域的前瞻布局和持續優異的業績表現,工銀瑞信基金養老業務備受業內認可,養老金管理規模、產品數量長期位居同業前列,成為無數投資者布局個人養老投資的重要選擇。未來,工銀瑞信基金也將持續集中資源加大投入,加強投資能力建設,推進養老目標基金產品創新,強化養老產品布局,憑借專業實力助力更多投資者追求幸福養老。
注: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過往業績并不預示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養老”的名稱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諾,產品不保本,可能發生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