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1日訊(記者 賈玉靜)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動員青少年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及文化傳承的使命感,6月1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語言藝術委員會和希望學承辦的“文物里的中國”系列文化活動在京啟動。
據悉,“文物里的中國”將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等20余家重點博物館共同參與,從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學習興趣出發,深度鏈接博物館、館藏文物、文博專家及知名教師等多重資源,多角度、立體化地打造豐富有趣的“文博大課堂”。
(資料圖)
啟動儀式現場,中國博物館協會秘書長李金光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中國博物館學術研究的引領者和博物館行業發展的推動者,中國博物館協會將充分發揮行業影響力,與教育界深度合作,以博物館及館藏文物為橋梁,以文博專家為紐帶,有效發揮博物館特有的文化育人功能,涵養青少年的文化素養,培育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會長莊正華指出,中國豐富的博物館資源,從各個角度集中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奮進故事,對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型關鍵階段的青少年而言至關重要。莊正華認為,“文物里的中國”系列文化活動將文博資源與青少年教育有機結合,讓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走到青少年的身邊,有助于青少年感知歷史、啟迪心智、豐富精神世界,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工作。如何讓豐富的“文博資源”變成青少年喜聞樂見的“課堂資源”,滋養孩子們的成長,成為文博界及教育界不斷探索的課題。據介紹,“文物里的中國”將通過系列直播、線上答題及文物知識專欄等活動形式,帶領廣大中小學生“云游博物館”。各博物館館長及優秀講解員將作為“文物星推官”,為青少年推介、講解珍貴文物,希望學教師團隊將作為“文脈傳承人”,帶領青少年挖掘文物的多重價值,探索并理解文物背后所蘊含的各學科知識點,幫助其積淀文化底蘊,培養文化傳承的使命感。
與此同時,希望學聯合人民美術出版社打造“文物知識挑戰賽”線上趣味答題將于6月正式上線希望學APP,題目依托《文物之美——走進博物館實踐課程》系列教材,聚焦參與本屆活動的博物館館藏文物,通過限時答題的方式、以賽促學,幫助廣大中小學生學習了解文物知識,提升文化素養。
主辦方代表、《中國美術館》主編金萌萌表示,文物承載著燦爛文明,凝結著先輩智慧。“‘文物里的中國’以系列直播及線上趣味挑戰賽的形式,將文物之美與中國歷史文化知識相融合,是推動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學習,讓文物活起來的有益嘗試?!苯鹈让认嘈?在科技和教育的雙重加持下,博物館和館藏文物的魅力將超越空間限制,讓全國各地的孩子們充分享受文化的滋養,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度和厚度。
據希望學副校長況雯介紹,“文物里的中國”系列文化活動,是希望學傾力打造場景化、趣味化學習,引導青少年了解、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況雯表示,希望學將以活動為契機,依托專業化、體系化的教研教學沉淀,以數字科技為加持,激活孩子們對文物的探索興趣和文化傳承的使命感,使其在生動豐富的文化熏陶中獲得精神滋養,堅定文化自信。
作為一名職場媽媽,況雯也經常在節假日帶孩子去博物館?!拔覀儠诠蕦m博物院數宮殿檐角上的脊獸,也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文物們一呆就是一整天。”在她看來,博物館已成為其帶孩子開啟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相信在科技和教育的雙重加持下,文物的魅力將超越空間限制,讓更多孩子感受文化的滋養。
“文物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物質載體,青少年是文化傳承的中堅力量?!奈锢锏闹袊盗形幕顒拥膯?,是文博界和教育界多維協同,合力深化青少年文博教育的新突破。”況雯表示,未來,文博界與教育界將進一步深化合作,充分發揮博物館的藏品資源優勢,加強對文物價值的挖掘和闡釋,深化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讓博物館真正成為青少年啟迪心智、陶冶情操的“第二課堂”,讓中華文化的根脈在青少年中厚植傳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