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5月5日訊(記者葉淺 見習記者蘇楠)上市公司緣何虧損之后分紅增多?
(相關資料圖)
近日,紅蜻蜓發布2022年財報。當年度,公司實現營收約22.51億元,同比下降10.34%,實現歸母凈利潤約-3699.64萬元,同比由盈轉虧,創下上市近八年來首個虧損記錄。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述虧損背景下,紅蜻蜓堅持大額分紅。財報顯示,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5元(含稅),現金分紅金額約2.02億元,遠高于公司近三年的凈利潤總和。
或部分由于紅蜻蜓的大手筆分紅計劃吸引了A股市場投資者,在2022年財報及分紅計劃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5月4日,公司股票盤中一度漲停,交易總手數為近半年之最。5月5日,公司股價繼續上漲,并觸及近半年來高點。
然而,同樣需要看到的是,一方面,紅蜻蜓業績下滑的情況已持續五年之久,即便有公司多年歷史積累加持,若業績始終未明顯好轉,依賴盈利能力增長的高分紅或將難以為繼;另一方面,考慮到公司的股權結構,現金分紅多數將流向控股股東及其相關方。此外,公司上市以來曾變更募投項目,募投項目相關進展較為緩慢。
主業萎靡凈利潤連降五年終虧損
在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中,紅蜻蜓曾將虧損歸因為全國各地新冠疫情持續出現多地無規律散狀爆發,帶來了難以預測的消費低迷,極大地增加了公司經營困難,從而造成公司銷售收入下滑等。
誠然,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內部分行業受此影響遭遇了嚴重的經營挑戰。線上銷售渠道收入占比僅約30%,線下渠道店鋪達數千家的紅蜻蜓自然也不例外。但從過往資料來看,紅蜻蜓的業績下滑于疫情之前已現端倪。
紅蜻蜓于2015年上市,上市兩年后業績即持續下滑。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連續六年,紅蜻蜓分別實現營收約32.45億元、30.41億元、29.70億元、25.92億元、25.11億元、22.5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7.05%,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約3.82億元、1.96億元、1.31億元、0.79億元、0.23億元、-0.37億元,連降五年終至虧損。
據同花順iFinD相關資料,隨著紅蜻蜓業績變動趨勢轉向,券商分析師對公司的個股報告于2017年8月24日后再未出現,海通證券為最后一家發布公司研報的券商。
縱觀紅蜻蜓2018年至2022年財報,除2020年-2022年將業績下滑主要歸因于新冠疫情等外,2018年、2019年公司則將業績下滑主要歸因于經濟下行壓力及鞋類商品市場需求放緩、競爭加劇等。
新冠疫情退散之后,2023年一季度,紅蜻蜓迎來了經營業績的相對改善,實現營收約6.04億元,同比增長11.86%,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115.85萬元,同比增長53.86%。但公司能否維持增長,再現往日高光,尚待時間揭曉答案。
虧損后仍大手筆現金分紅
雖然紅蜻蜓近些年的業績持續下滑,但公司越來越慷慨大方,現金分紅金額整體呈增長趨勢。
資料顯示,2018年年報至2022年年報連續五個報告期內,紅蜻蜓已分紅或擬分紅約1.02億元、1億元、1.5億元、1.44億元、2.02億元,股利支付率分別為51.86%、76.71%、191.24%、639.50%、-545.11%。
紅蜻蜓現金分紅流向以實控人、控股股東及其相關方為主。財報顯示,公司實控人為錢金波,控股股東為紅蜻蜓集團有限公司。其中,據天眼查,后者共有四名股東,即錢金波、金銀寬、陳銘海、夏賽俠,持股比例分別為67%、15%、10%、8%。
截至2023年3月31日,紅蜻蜓持股比例在2%以上的股東分別為紅蜻蜓集團有限公司、錢金波、金銀寬、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錢秀芬、陳銘海、玄元私募基金投資管理(廣東)有限公司旗下基金(以下簡稱“玄元私募”),合計持股比例約為67.72%。其中,除金銀寬、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陳銘海外,其余股東均為一致行動人。
高分紅不會讓紅蜻蜓“傷筋動骨”,但有分析認為,若公司盈利能力無明顯提升,此種情況或難持續。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潤約為3.98億元,此次擬現金分紅約2.02億元,往年積累已然所剩不多。
募投項目進展緩慢
理性的資金只會追逐更高回報的項目,這句廣為流傳的話也在紅蜻蜓應驗。
據紅蜻蜓2022年度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的專項報告,公司于2015年上市,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0.41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約為9.74億元。
紅蜻蜓在同年6月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擬將募集資金全部投入營銷渠道建設項目及信息系統提升建設項目。其中,前者擬投入約8.67億元,擬通過購置方式建設10間旗艦店、20間標準店,通過租賃方式建設20間旗艦店、80間標準店,以進一步挖掘二、三線市場的市場潛力,同時擴大公司在一線市場的影響力,搶占市場份額。
時宜事易,隨著上市后不久業績的持續下滑,紅蜻蜓募投項目進展頗為緩慢,并于2020年7月終止了全部募投項目。2017年-2022年,公司線下門店數量分別為4175家、4135家、4166家、3512家、3134家、2988家。
截至2022年3月4日,紅蜻蜓募集資金余額為9.90億元。當年度公司擬實施新增募投項目,卻遠不如初上市時般豪情滿懷。
具體來講,紅蜻蜓擬將募集資金6.56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約占總募集資金余額的66.26%,其余募集資金中,購物中心新業態升級項目擬投入1.58億元、永嘉基地零配倉擴建及智能化升級項目擬投入0.96億元、數字化轉型升級及智能制造項目擬投入0.80億。
但前述募投項目同樣進展緩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永嘉基地零配倉擴建及智能化升級項目投入65.74萬元、數字化轉型升級及智能制造項目投入338.64萬元、購物中心新業態升級項目投入944.50萬元。
有分析表示,募投項目進展緩慢或許是因為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阻礙,也或許是當前行業的發展情況不及企業預期,但顯然來自資本市場的募集資金不能直接拿來分紅,需要有精明強干的管理層來為其安排合適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