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4月27日訊(記者 張增艷)中交地產日前發布修改后的定增方案以及對深交所問詢函的答復,就“三條紅線”、債務情況、募資所投項目進展、控股股東認購資金來源、公司業績變化、代建業務等作出說明。
“三條紅線”均不達標
與多數央企不同,中交地產的債務及現金流情況波動較大。深交所要求其說明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現金短債比等財務指標是否處于合理區間。
【資料圖】
回復顯示,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中交地產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82.93%、81.34%、82.25%,凈負債率317.70%、284.61%、280.23%,現金短債比0.97、0.61、0.41,“三條紅線”均不達標且遠高于行業均值。
記者注意到,最近3年末,中交地產短期債務規模持續增加,分別為92.22億元、175.20億元及210.27億元,尤其是2021年末、2022年末同比增幅分別為89.98%及20.01%;長期債務為298.71億元、327.55億元、235.82億元。
中交地產的融資途徑主要包括銀行貸款、債券、信托融資、控股股東方借款等。其中,在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向控股股東地產集團的融資余額為67.89 億元、67.28 億元和 177.44 億元,平均借款利率分別為 8.30%、8.01%和 7.15%,借款期限在1年至5年之間。尤其是借款利率,不僅高于同期銀行貸款的5.24%、4.96%、4.90%,而且與信托借款的利率趨近。
源于此,深交所要求中交地產說明向控股股東借款利率的定價依據,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利益的情形。中交地產表示,控股股東方支付借款均為信用借款,無需明確具體用途,且在存在融資必要性的前提下,控股股東借款更為快捷、及時,因此利率相對銀行貸款較高。
債務攀升與開發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增加密切相關。過去3年,中交地產的土地購置款分別為535.80億元、388.02億元、234.37億元。所持有的房地產項目也由2019年的55個增長至115個,在建及待建面積由928.8萬平方米增至1648.67萬平方米。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中交地產的存貨為720.3億元、1089億元、1069億元,同比增幅142.25%、51.17%及-1.79%。
為緩解債務壓力,中交地產在今年3月底拋出定增方案,擬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5億元(含本數),主要用于投資長沙鳳鳴東方、鄭州翠語紫宸、武漢中交澄園、惠州紫薇春曉、天津春映海河等5個開發房地產開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10.5億元。
業績持續低迷
2020-2022年,中交地產實現營收123億元、145.4億元、384.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7億元、2.36億元 、3393.95萬元,扣非凈利潤為2115.72萬元、-4.32億元、-1.8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交地產的毛利率與凈利率持續下滑。其中,毛利率為26.52%、22.91%、13.43%,凈利率為7.28%、5.08%、2.66%。
針對業績低迷,深交所要求中交地產說明毛利率水平波動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一致,公司經營是否正常,是否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對公司持續經營不利的影響因素是否持續存在,公司已采取的措施及相關措施的有效性等。
中交地產表示,2022 年毛利率較 2021 年度出現大幅降低,且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主要原因為受到新舊項目結轉的影響,早期拿地且開發的若干高毛利項目于2021年度基本集中結轉完畢,隨著近年來新開發的項目進入結轉周期,受市場調控以及成本端拿地相對較高等影響所致。
從募集資金投向的5個項目來看,凈利率也不高。其中,長沙鳳鳴東方8.27%、鄭州翠語紫宸6.60%、武漢中交澄園4.58%、惠州紫薇春曉12.29%、天津春映海河6.62%。
需要指出的是,近三年,中交地產的少數股東損益在凈利潤中的占比持續提升,為61.22%、68.12%和 96.68%,這主要是因為中交地產通過與其他房企合作開發項目獲得收入。以2022年為例,新增房地產項目11個,僅有3個項目是持股100%,其余項目持股最低19.20%,最高51%。
談及公司未來的業績,中交地產指出,成本費用和減值損失等不利因素存在一定持續性,少數股東損益因素短期內仍具有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