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持續偏緊的趨勢會在3月延續嗎?市場傾向于認為,資金收斂的基礎猶在。
今年2月,不同于以往資金面在春節后因現金回流而轉向寬松,盡管央行持續在公開市場大額凈投放,但資金面連續出現緊張,銀行間市場上一度出現隔夜利率和7天期利率倒掛的現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風證券指出,3月資金面的主導因素就在于信貸投放是否持續提升金融系統負債壓力以及對應央行行為,除此之外就是關注是否存在超預期變化。
“結合近期票據利率走勢,2月票據利率不弱,故預計3月公布數據明顯走弱的概率不大,如果沒有外圍超預期事件沖擊,我們預計,央行3月MLF或繼續簡單增量續做(不會顯著超預期),降準降息的可能性都較低。整體評估,資金收斂的基礎或將延續,預計后續隔夜資金利率圍繞在2%上下波動。”天風證券指出。
3月將有2000億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此前央行已經連續3個月加量續做MLF。
興業研究則認為,3月信貸需求仍將較為旺盛、地方債發行規模大增,同時NCD(同業存單)到期規模也較高,資金面維持緊平衡的概率較大,NCD利率的中樞仍存在進一步上行的可能。
具體來說,該機構指出,一是信貸因素,3月為季末信貸大月,預計信貸需求仍將比較旺盛。考慮到2022年2月的信貸基數較低,若出于平滑信貸投放節奏的考慮,2月的部分信貸項目的投放可能推遲到3月,會進一步提升3月的信貸投放規模。二是財政因素,3月地方債的發行規模可能大增,3月地方債提前批的發行規模可能達到1萬億元以上,考慮到少量國債的凈融資,3月政府債的凈融資規模可能達到1.1萬億元以上。三是NCD到期因素,3月NCD到期壓力進一步上升,到期規模進一步上升達到約2.7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央行在上周發布的最新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不少機構就認為,資金面恐難再現大幅寬松。
民生證券指出,去年底至今年1月,資金面極為寬松,只因當時疫情達峰,經濟短暫承壓,而又恰逢理財贖回,債市波動,應對這樣的經濟和金融基本面,央行投放足量流動性維持資金面低利率并且低波動,這是少見的資金面甜蜜期,也是流動性極寬松時期。開春之后復工開始推進,地產交易熱度初現,實體基本面企穩有待進一步數據確認。資金面從低利率低波動走出來,第一階段是加大波動率,第二階段才是系統性抬高利率中樞。
“我們判斷春節之后資金面進入了第一階段,即資金面波動率抬升。未來資金面利率中樞是否會確定性抬升,關鍵在于實體,其中最核心的觀察指標是房價。房價企穩回升,則貨幣進一步收緊;反之貨幣易松難緊。不論如何,疫情達峰已過,金融波動收斂,資金面最寬松時期或已過去。”民生證券指出。
開源證券也指出,最新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資金面恐難再現大幅寬松。在意外沖擊影響消散后,央行維持資金低利率的必要性下降,隨著理財贖企穩、基本面轉好,資金面恐難再現大幅寬松。
中信建投認為,央行引導疫后資金面回歸,但無需擔憂大幅上行風險。站在當下,資金面中樞已經回歸政策利率,央行繼續收緊資金面的可能性較低。根據最新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央行一方面展現出對經濟恢復的信心、對通脹擔憂的減弱,繼續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另一方面也提出“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總體上,在央行表明態度的背景下,資金利率或將回歸央行政策利率之“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