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20日訊(記者 張明江) 1月份以來權益類基金業績持續回血,截至1月19日超200只基金凈值漲幅超10%,與此同時基金四季報持續發布,基金經理看好以后消費領域投資機會。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9日,864只普通股票型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月初以來凈值平均上漲6.21%,春節前權益類基金業績普漲。其中創金合信科技成長股票A/C、嘉實信息產業股票發起式A/C、鵬華醫藥科技股票等64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年初以來漲幅超10%,近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月初以來凈值下跌。
(相關資料圖)
混合型基金月初以來漲幅同樣喜人。數據顯示,月初以來混合型基金整體平均上漲4.50%,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漲5.58%,靈活配置型基金平均上漲4.58%。其中北信瑞豐健康生活主題靈活配置混合月初以來累計上漲17.03%,財通資管科技創新一年定開混合、華夏半導體龍頭混合發起式A/C月初以來累計上漲也超15%,203只混合型基金月初以來漲幅已超10%。
自市場回暖以來,增強指數型基金表現格外突出。數據顯示,月初以來386只增強指數型基金平均上漲6.14%,近三個月平均漲幅4.71%,整體平均業績領先其他類型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板塊持續反彈,相關主題基金凈值也水漲船高,“疫后復蘇”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備受基金經理關注,從日前持續發布的基金四季報顯示,不少基金加倉航空股等旅游板塊個股。
華富靈活配置混合去年四季度凈值累計上漲21.74%,該基金四季度主要持有物流運輸及旅游板塊相關個股。其基金經理在四季報中表示:四季度本基金的投資操作基本遵循了我們在三季報中給出的思路,將投向聚焦于航空、酒店、餐飲、景點及機場等旅游相關板塊,側重于挖掘旅游板塊中小市值個股的投資機會。在具體個股投資上,我們判斷投資旅游板塊當下的核心矛盾是“困境反轉”,圍繞著這個大邏輯,本基金著重配置那些在疫情中受損嚴重且會顯著受益防疫政策調整的個股或板塊,在過程中同時考量公司的質地以及投資性價比,以力求獲得超越旅游板塊整體的業績表現。
1月17日晚間,中歐基金發布旗下基金投資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告,透露了旗下基金的最新動向,知名基金經理周蔚文管理的多只基金參與中國東航定增。公告顯示,周蔚文管理的中歐精選靈活配置定期開放混合、中歐時代先鋒、中歐匠心兩年持有期混合、中歐新趨勢混合、中歐新藍籌靈活配置混合均認購了中國東航非公開發行股份。
此外,楊浩管理的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肖覓管理的嘉實物流產業股票等多只基金均加倉了航空股。
廣發品牌消費股票基金經理在四季報中表示: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疫后復蘇是大消費板塊最主要的投資主線之一,我們將緊抓疫后復蘇中的投資機會,積極關注食品飲料、美容護理、輕工制造等板塊,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爭取創造超額收益。
南方消費升級混合基金經理鄭詩韻在四季報中分析:四季度板塊的行情以 10月 31日為界,走出了有些戲劇性的 V型反轉,無論是情緒面還是基本面都在四季度劇烈地波動,值得我們很好的做一次回溯和總結。把視野再放長一點,我們可以看到本輪消費型資產的調整已經歷時已久,從 2021年 2月 10日開始到 2022年 10月 31日,整體的回撤幅度達到了歷史第二,時間達到了歷史第一,是過去三輪大幅度調整(分別是 08、15、18年)時間的兩倍以上。這種長時間的回撤的背景是百年難遇的消費場景缺失和幾年一遇的經濟周期的疊加,這也使得十月出現了典型的“末端殺”的市場表現,恐慌的情緒和對未來的茫然主導了整個十月的市場。消費型的資產縱然具備高 roe、穩定現金流、品牌壁壘等“歲月靜好”的特征,但回溯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大的經濟周期對消費仍然有明顯的周期性影響。
鄭詩韻表示,簡單來說,經濟周期的變化作用于居民的消費力,消費力的背后是居民實際收入和支出意愿的疊加。對于居民而言:經濟處于下行期的時候,居民的當期收入和對于未來的不確定預期會雙重打擊消費的支出。而當居民信心回升的時候即使當期收入還未明顯提升消費支出就會開始恢復。不僅是對需求端,從供給端來看,對于消費品企業而言:經濟處于下行期的時候,企業會收縮戰線聚焦現金流業務,創新動力不足。而當企業信心回升的時候,企業愿意前置性投入費用,新的消費動能和爆款才更容易出現。但正如我們前面所言,本輪消費型資產回撤的時間超越了過去正常的經濟下行周期的跨度時間,原因在于百年一遇的消費場景損失,尤其是在政策作用下進一步被放大。盡管在四季度伊始我們仍然難以判斷政策的方向,但在十月市場出現恐慌性下跌時候,我們做了較為積極的調整持倉的動作。我們在相當長的時間保持著偏低的換手率,但在市場先生有劇烈的情緒變化的時候我們傾向于做出應對。
鄭詩韻表示,具體而言,管理人從 2022年 7月開始接手本基金的管理,在整個三季度根據管理人思路重新進行資產配置和個股選擇,但在整個三季度保持著中性略偏低的倉位,核心在于整體三季度消費型資產的基本面雖然相較于二季度的洼地有所反彈,但股價的位置反彈速度更快,使得我們需要一定的耐心等待更好的時機。四季度我們系統性地提升了我們的倉位水平,從三季度末的七成倉位到九成倉位。總體來說,當前整體場景恢復和政策變化確實在四季度末有了較大的積極變化,因此管理人在四季度增加了倉位,以表達對整體市場的樂觀態度。從整體大的應對思路來看,我們增加了經濟復蘇型品種的倉位,具體來說增加了復蘇進程中復蘇周期偏早、復蘇確定性高的個股倉位。切分到具體行業,我們在我們一直看好的白酒大板塊中,連續兩個季度增配了核心地產酒龍頭倉位,主要是在橫向的消費資產比較中我們增加了庫存良性的公司倉位,以求在復蘇的早周期中率先表現。同時我們也增加了醫美龍頭個股的配置,在于從這兩年的多輪復蘇小周期中有所證明,其復蘇速度偏早,節奏偏快。同時,在這兩年的場景壓力下,它的競爭地位仍然穩固甚至有所提升。而在四季度,我們少見地增加了地產產業鏈的配置,核心在于少部分個股的估值下殺較為充分,同時股權變化或內部的改革有了積極的進展。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管理人對整體地產的中長期成長和產業趨勢較為悲觀,盡管地產產業鏈中有部分公司具備優秀的管理層和勤勉的橫向品類拓展能力,但管理人很難分辨這種能力在下行周期中是否會同步收斂,或者能否完全抵御周期。我們在當前增加配置也并不是為了博弈地產政策的變化,因為從歷史來看管理人博弈的勝率確實不高,也一直盡量避免在博弈中帶來的情緒波動。我們在四季度系統性地降低了汽車行業的配置,原因在于汽車行業的政策周期進入相對不太友好的時間階段,而作為這幾年變化最大也最吸引資本入局的行業,競爭還處于白熱化階段。相對而言,我們對于汽車零部件行業仍有較強的“翻石頭”的投資興趣,且在我們的配置中能看到我們對于受益于國產化全球化的內飾龍頭的配置。無論從市值還是從收入規模上,我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全球的市場地位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最后,回頭來看這兩年,宏觀和外圍環境的變化如此之大,這是超管理人預期的。同時這兩年信息流的泛濫,“小作文”的出現,也讓管理人時刻警醒自己作為管理人冷靜和獨立思考的核心能力。消費品的投資本身勝在長跑。如何在組合中將鈍感力(優秀的 TO C消費品公司具備強壁壘,管理人應對外圍的噪音保持冷峻)和銳度(消費品的大爆品需要跟蹤,具備投資的爆發力)更好的結合,或者能否更好的結合?這是管理人時刻在思考的問題,現在還沒有最優的答案,后續會持續和持有人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