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創新成長股估值已調整至歷史相對底部區間。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23日,堪稱創新龍頭“主戰場”的創業板50指數當前市盈率為36.14倍,處于2019年以來3.93%分位點,或已迎來左側布局良機。跟蹤該指數的景順長城創業50ETF(場內簡稱:創業50ETF,代碼:159682),于1月3日正式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助力投資者一鍵配置A股新核心資產。
正式上市的創業50ETF,是全市場為數不多的跟蹤創業板50指數的ETF,也是景順長城傾力打造的重要寬基之一。該基金將由指數投資經驗豐富的汪洋和張曉南擔綱基金經理,兩人強強聯合,通過緊密跟蹤指數和精細化運作,力爭為持有人增厚投資收益。資料顯示,汪洋具有13年證券從業經驗,超7年投資經驗,曾在境內外多家券商及大型公募基金公司負責投研工作,現任景順長城ETF與創新投資部總經理;張曉南具有12年證券從業經驗,超5年投資經驗。值得一提的是,景順長城外方股東景順(Invesco)在指數基金發行和全球市場布局上具有獨特優勢和經驗。(注:基金管理人與股東之間實行業務隔離制度,股東并不直接參與基金財產的投資運作。)
近年來,景順長城持續在ETF領域發力,旗下ETF產品線覆蓋寬基、行業/主題、Smart Beta 等產品,通過提供各類不同的底層資產和投資策略,力求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在外界看來,完成上市的創業50ETF是景順長城搶占優質賽道、完善ETF產品線的重要布局。中信建投證券研究報告分析指出,創業50ETF標的指數創業板50指數,是從創業板指數成份股中,優選流動性居前且戰略新興產業特征突出的50只個股,相較于創業板指而言,創業板50指數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場代表性強的顯著特征。可謂聚焦科技領域核心資產,通過布局新能源、生物醫藥、光伏、半導體等眾多新興成長行業龍頭,緊密把握時代命脈,配置價值突出。
聚焦科技含量更高的龍頭成份股,使得創業板50指數具有更強的業績支撐和反彈優勢。2022年年初市場大幅下跌,但在4-6月的階段性反彈中,創業板50指數漲幅為6.69%,優于創業板指、科創50和滬深300等指數(數據來源:Wind,區間:2022.4.1-2022.6.30)。后續,當市場出現“由熊轉牛”時,創業板50指數無疑是投資者把握趨勢性上漲的優秀工具,拉長時間周期來看,該指數也戰勝創業板指數。Wind數據顯示,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23日,創業板50指數累計收益率為127.46%,相較于創業板指同期漲幅82.82%,超額收益達到44.64%。【注:創業板50指數2018、2019、2020、2021、2022(截至12月23日)漲幅分別為-34.09%、50.93%、88.74%、16.88%、-31.68%。指數過往漲跌幅不代表基金走勢,亦不代表未來表現,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投資收益的保證。】
對于創業板50指數的長期投資價值,招商證券認為,注冊制改革推動創業板形成了“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機制,也帶來更多投資機會,提升板塊配置價值。與此同時,創業板50指數會隨著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產業更迭而不斷進化,未來朝陽成長行業的龍頭個股會不斷進入指數成份股,以保持“新核心資產”的特點。正式上市交易的創業50ETF,無疑是投資者一攬子布局場內成長龍頭的便利工具。
風險提示:景順長城創業板50ETF(代碼:159682,場內簡稱“創業50ETF”) 晨星評級為中高風險 (R4),適合積極型、激進型投資者。文中個股僅為舉例使用,不代表個股推薦和投資建議。指數漲跌幅僅供參考,不預示未來表現亦不代表具體基金表現。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