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27日訊(記者 郭偉瑩) 第264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于2020年11月26日15時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裁王廷科就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金融保險業發展問題做了介紹。
王廷科表示,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成立于1949年10月,作為共和國保險業的長子,長期以來都是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高度重視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發揮社會穩定器、風險減震器和經濟助推器的功能作用。特別是近年來,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在支持農業發展、保險扶貧以及助力社會治理這些方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扶貧方面,通過保險產品扶貧,開發了專屬產品來助力扶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之后,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迅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國民經濟十四五規劃,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部署。召開了戰略研討會,確立了“建設卓越新保險,服務發展新格局”的新發展戰略。
王廷科介紹道,新戰略致力于落實新發展理念,形成與新階段國有經濟作用相匹配的發展方位,形成與建設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相適應的發展態勢,形成與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相契合的發展定位,著力在服務新發展格局中把握社會需求和機遇,優化產品服務供給,進一步提升保險供給與需求的適配性、穿透性和普惠性。
一是牢牢把握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構建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新發展格局下的經濟循環是金融保險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堅守金融保險服務的本源,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不斷完善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的保險產品體系,在強化保險保障的同時,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擴大交通、能源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發揮好保險資金在直接投融資體系中的作用。要深刻把握社會經濟結構變化和保險需求多樣化趨勢,加快加強非車險業務的高質量發展,更加重視普惠性保險業務的開發拓展,服務實體經濟補短板強弱項,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農村農業發展、創業創新等方面的保險和融資支持。
二是堅持融入多層次保障體系建設,服務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度參與國家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搭建全面的健康保險產品體系,構建多領域發展、全方位服務的保障鏈條,積極服務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保障體系,推動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推進第三支柱養老金融保險業務的創新與發展,提升居民保障水平、降低未來支出預期,促進居民消費。
三是充分發揮保險社會管理功能,服務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習總書記指出,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是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維護社會經濟穩定的重要保障。這次疫情中,商業保障對公共衛生體系的貢獻度不高,業務結構存在缺口,可以說在“防”和“治”兩端都有很大提升空間。保險業應立足更精準更有效地“防”,通過創新保險產品服務,讓更多的群眾主動參與到公共衛生體系的防控環節。例如,在設計保險產品時,可以將鼓勵運動和疾病預防等健康管理納入計價基礎;在承保期間內,可以創新個性化、定制化、全程化的健康管理,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前端,把服務覆蓋到全程,推動保險服務從事后補償向事前管理轉型,助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
四是積極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主動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新發展格局不是自我封閉的內循環,而是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成為中國保險業的鮮明特征。一方面,保險業對外開放大門將越開越大,將有越來越多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分享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的紅利;另一方面,也將有更多的國內保險機構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融入全球市場。深入推進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強化服務功能,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積極推動國際化發展,延伸海外服務網絡,重點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王廷科表示,未來將以“卓越保險戰略”為引領,始終保持人民保險的發展理念,履行服務國家戰略的歷史責任,打造全面風險管理的服務平臺,健全市場化運作的管理體制,建立數字化支撐的發展基礎,全面提升產品和服務供給的適配性、普惠性和穿透性,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融入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當中,并且為服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展現人保的行動,做出人保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