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鳳
這個元旦,在深圳福田區工作的白領石月(化名)驚喜地發現,一個多月前在東莞買的新房單價已經漲了近3000元,漲幅超30%。
最近,東莞房價大幅上漲的一個背景是,近幾年頻頻出現的深圳合并東莞和惠州建立直轄市的傳聞再次襲來。1月4日,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鐘偉在《第一財經日報》刊文稱,深圳和惠州應該合并,并且建成大深圳直轄市。
與上述傳聞形成呼應的是,深圳、東莞、惠州之間的交通日益便捷,各方政府敲定了軌道聯通計劃,三城一體化正在加速。
上述種種信號無疑為深圳客去莞惠購房的動力打了一劑“強心針”。當地地產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自2014年的一波“合并”傳聞出現后,2015年莞惠房價一直穩步上漲,并飆到歷史高度,“鄰深片區”漲幅高達三至五成;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莞惠房價上漲與深圳高房價的溢出效應不無關系。
鄰深樓盤熱賣
去年11月底,石月跟隨朋友坐上了去東莞寮步看房的大巴車。雖然新樓盤附近工廠密集,生活配套不完善,但是處在一個高速路口,到深圳只需一個多小時。而且,步行15分鐘處有條地鐵線正在施工,建成后將與深圳地鐵聯通。
出手后,該樓盤的風吹草動都牽動著石月的神經。“樓盤是(2015年)11月中旬入市,一共1800套,地產商一棟一棟地推,已經推了六七棟,每棟120套,賣得非常快,500多套已經賣出,其中80~100多平方米的最受歡迎。”
熱賣的不止上述一個樓盤。東莞黃江鎮某樓盤于2015年10月份開盤,附近生活配套相對齊全,開車到深圳四五十分鐘路程,附近的地鐵預計四五年后開通。該小區不大,包括三棟住宅樓和一棟公寓,其中的住宅開盤兩個月即售罄。
售樓處的一名小伙子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元旦賣出了最后兩套住宅,都是樣板間,毛坯交付,單價從開盤的8000~9000元漲到了12000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由于東莞的新盤庫存量大,目前的樓市交易多集中在新樓盤。而熱賣的新樓盤大多離深圳比較近,車程約一個小時,且附近有規劃的地鐵線路。
美聯物業深圳及惠州區董事總經理江少杰對本報記者表示,直轄與合并傳聞對于東莞和惠州鄰深片區的房價影響非常大,“2015年東莞鄰深片區的房價基本都漲到10000元以上了,部分距離深圳特別近的區域都要18000~20000元了。即便是在房價受影響較小的惠州,也漲了不少,離深圳很近的淡水房價已經漲了30%,快10000元了,已經超過惠州市中心的價格。”
傳聞“力挺”房價
深圳在經歷了近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后,經濟體量龐大,但是空間狹窄,土地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里,土地資源已經成為掣肘這座城市發展的最大短板。
與此相隨的是,關于深圳直轄和合并莞惠的傳聞早在數年前就在坊間傳開,各種版本不斷刷爆猜想。最近三年來官方的聲音也開始出現,并日益密集。
據此前媒體報道,2013年1月廣東兩會上,深圳選出的省人大代表王蘇生建議合并深圳、東莞、惠州,并拆分汕尾、陽江、清遠,以降低行政成本,協調區域發展。一年后,致公黨廣東省委在省兩會期間提交集體提案,建議優化廣東行政區劃設置,廣州、佛山合并;深圳、東莞、惠州合并。
2014年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黃揚略也提交提案,建議將深圳、東莞、惠州所轄行政區合并設立深圳直轄市,以推動華南沿海地區、珠三角地區經濟社會優化發展。
部分接近當地政府高層的人士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也或多或少地表達了對于合并的支持。
對于在房地產行業已經摸爬滾打近20年的江少杰來說,2014年的傳聞對樓市的推動最為明顯,“此前每傳一波,東莞房價就漲一次,然后又跌下來,雖然幅度不大,但是反反復復。2014年傳聞出來后,越炒越熱,加上深莞地鐵聯通的消息出來后,傳聞顯得越發真實,這導致2015年全年東莞房價都沒跌過,而且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漲得很明顯,鄰深片區漲幅高達三至五成,新房消化得非常快。”
伴隨價格上漲的是成交量的暴增。東莞市房產管理局網站上的信息顯示,2015年10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網上簽約銷售9458套,銷售面積104.79萬平方米,分別同比上漲88.7%和84.6%,住宅成交面積首次突破百萬平方米。
據當地媒體兩個月前的報道,深圳周邊的東莞和惠州這些部分片區購房的數量一年超過5萬套,鳳崗、塘廈、松山湖和長安鎮深圳客比例已超過五成,而虎門、清溪和黃江鎮深圳客比例也已達到三成。
炒房炒出上億資產
多名地產界人士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除上述傳聞外,莞惠房價上漲與深圳高房價的溢出效應不無關系,深圳不少剛需族無力購買當地樓盤,轉而奔向莞惠購房。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負責人王飛對本報記者說,深圳二手房均價十年前在每平方米七八千元,此后,隨著經濟發展駛上快車道及供求關系緊張,房價一路上揚,到2015年底已經飆到每平方米48000元了,“中間也有過波動,2008年和2011年因為全國市場成交量都低,深圳的房價有所下滑,但是很快又回升了。”2015年4月份以后,深圳房價的上漲幅度更是震驚全國。
深圳房價邁上快車道的這十年也演繹出了很多或喜或悲的傳奇故事,不少人的命運因為房價而改變。
今年不到30歲的張華(化名)已經在深圳做了七八年房產中介,他目睹了深圳樓市的劇烈膨脹,也見證了曾經的小伙伴的“一步登天”。
張華剛入行時,深圳每平方米10000元的商品房比比皆是,但他工資低,也沒有積蓄,一直不敢出手。2014年6月終于湊了點錢在距離深圳3號線大芬地鐵站附近買了一套產權沒有保障的小產權房,單價近7000元。
與張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初與他一同入職的另一名小伙伴,依靠“左手買進,右手賣出”的炒房技巧,如今已坐擁上億資產。
“做我們這一行的,信息靈通,哪里有什么筍盤第一時間就知道了。他膽子大,開始錢不夠就和其他人合伙搶購筍盤,再轉手賣出去,后來就越做越大了。”張華說。
而對于做實業懷有深厚情結的陳先生來說,房子已經成為他不愿觸及的痛。這十年間他先后在深圳購置了4套房產,其中位于南山區的3套房產漲幅最為兇猛,單價已經在七八萬和五六萬了,但前幾年工廠資金周轉遇難時都被他相繼賣出,只剩下一套自住房。2014年,因為訂單量銳減,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無房可賣的陳先生無奈選擇關了工廠。
未來猶不可知
“三城一體化”的加速及區域合作的跡象愈加明顯,這被業內人士視為東莞、惠州房價上揚的重要推力。
2015年9月,深圳軌道交通三期規劃調整方案通過國家審批。根據調整方案,深圳3號線將延長,由深圳龍崗出發,經惠陽入大亞灣。深圳3號線延長線惠州段也稱“深惠城軌”。
2015年11月,深圳地鐵集團與東莞實業集團簽訂《深莞軌道交通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啟動兩市軌道交通線路對接方案,并給出了具體的時間表,從深圳到東莞坐地鐵最快2020年就能實現。
此外,自2014年1月以來,深圳已經三次耗費巨資回購高速公路。最近的一次是2015年11月底,深圳市交通運輸委與深高速(8.670, -0.14, -1.59%)、深圳龍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分別簽署協議,總花費高達130億元。根據協議,南光、鹽排、鹽壩高速及連接深莞的龍大高速深圳段將于2016年2月7日零時起免費通行。
上述動作意味著,未來在莞惠置業的深圳上班族的交通成本將大大降低。
王飛說,深圳房價已經到了歷史高位,未來的走向將更多地與宏觀經濟掛鉤。“2015年深圳樓市堪稱政策市,2016年則是經濟市,而東莞和惠州的房價也會隨著深圳樓市的波動而起伏。”
她的觀點或許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一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