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新?lián)Q代如此之快的今日中國,以至耄耋之年還能引起公眾狂熱關注的人物并不多,褚時健是其中一個。對此,他無奈地對《褚時健傳》的作者周樺說:“為什么不忘了我?”
褚時健的一生大起大落。這位中國煙草業(yè)的傳奇人物,曾經用17年的時間締造了體制內的商業(yè)神話。1996年,褚時健因貪污被調查,后被判處無期徒刑,女兒在獄中自殺,兒子遠走他鄉(xiāng)。2001年,73歲的褚時健獲準保外就醫(yī),有煙廠以高薪聘他做顧問,他拒絕了。
褚時健選擇與老妻攜手走進云南哀牢山,舉債承包了2000多畝山地,開始了種植冰糖橙之路,此后幾年幾乎與公眾隔絕。“他對所受遭遇毫無反抗和辯駁,亦不打算與過往的生活及故人有任何的交集。自上山那日起,他的生命已與哀牢山上的枯木同朽,其行為本身是一種典型的自我放逐。”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這本《褚時健傳》的序言中如是評價。
近幾年,隨著“褚橙”在互聯(lián)網渠道上的熱銷,曾經消失的褚時健又回到了公眾視野。他雖然堅持遠離公眾,對過往保持沉默,但因為褚橙的種種,公眾再一次把他推向了“神壇”。
關于褚時健的傳記非常多,有的他知道,有的則“不知情”(褚時健自己語),而作家周樺的這一本,關注點不在神化及標簽化的褚時健,而是他如何“以小贏大”。
2006年,周樺曾為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石寫傳,出版《王石這個人》并獲王石認可。經由王石牽線,周樺開始為褚時健作傳。提筆之前,王石曾提出一個疑問,希望能在周樺的這本《褚時健傳》里看到答案:褚時健從出生就一直待在云南,而且?guī)缀鯖]離開過玉溪那個小地方,但他做的都是能在國際市場拿得出手的事情。為什么?
周樺試圖從褚時健的生長環(huán)境和經歷去解答這一問題。“有關晉商、浙商、徽商,都探討過很多,但是談滇商的很少。褚時健現(xiàn)象出來之后,我理解的滇商其實很有意思。”周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長期以來,云南給人的印象是群山環(huán)繞的封閉之地,但周樺認為,人們忽略了云南同時也是一個邊境省份,自古以來存在大量邊境貿易。與其接壤的雖然是東南亞國家,但因為部分國家曾被長期殖民,云南有其國際化的商業(yè)背景。
身處這樣大環(huán)境下的褚時健,自小就見識過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1903年,法國修建的滇越鐵路竣工,米軌(即窄軌)鐵路從越南一直修到昆明,正好經過褚時健的家鄉(xiāng)矣則村,米其林火車從褚時健眼前疾馳而過,“在他心里,是有一個人生的地勢在的,法國人建造的火車、米軌和管理的火車站,告訴他何謂先進、何謂精制、何謂好東西。”周樺總結。她認為,褚時健后來在企業(yè)管理中所表現(xiàn)出的對技術的癡迷,或許與此有關。
褚時健人生的另一重要契機,來源于中學時期在昆明就讀的龍淵中學。龍淵中學在昆明是比較有名的私立高中,學校的很多老師都是從附近的西南聯(lián)大過來兼課的大學教授,在當時算得上是全國最優(yōu)秀的精英教育,在此求學的褚時健又恰好處于人生價值觀的形成時期。“這兩個人生階段為他的人生刷了一層非常有效的、濃厚的人生底色。”
“以最簡單的方法對付最復雜的世界”
從褚時健的成長經歷入手,周樺關注的是其一生大事之中的細節(jié),并試圖從這些小事之中,尋找解讀褚時健人生的入口。“強人之所以為強人,乃是在簡單的、平靜的、世俗的生活下隱藏了巨大力量。”
鈍感力幫了大忙
時代周報:在你的觀察中,王石跟褚時健是一對什么樣的朋友?
周樺:他們兩個人的年齡幾乎是一代人的差距了,算得上是一對忘年交。他們都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第一代做企業(yè)的人。雖然他們所處的具體體制環(huán)境不一樣,王石在比較開放的深圳自己做股份制企業(yè),褚時健則是一個純粹的體制內的國企背景,但他們都有同一個大時代背景,對國家的發(fā)展和企業(yè)的管理也有一些共識,很多看法相對一致。從性格上來講,我認為他們有男人之間的互相欣賞,有強人之間的彼此認可。
時代周報:在你的采訪中,褚時健會回避自己入獄前后發(fā)生的事情嗎?
周樺:完全不回避。我以前做了很多年記者,采訪的都是他們這樣的企業(yè)家,褚時健是我特別欣賞的一個采訪對象。他是一個非常坦率的人,任何階段的事情、任何問題你盡可發(fā)問,他一定有答案給你。監(jiān)獄中的事情他并不回避,他的性格里有很鈍感之處,在他回憶監(jiān)獄的事情時,趣事居多。比如因為被允許在四五公里范圍內自由活動,他會走到邊上的農民家里去,找找好吃的東西。當然這也是他好強的一面,他講自己經歷的生離死別,語氣非常平靜,好像在講別人一樣。他不愿意把自己的不幸流露給別人。
時代周報:吳曉波在書中的序言寫道,褚時健在哀牢山是“圈地自困”,刻意沉默。以你對他的觀察,他現(xiàn)在對外界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
周樺:褚時健是一個很善于溝通交流的人,但的確對交際不感興趣。他享受生活的小情趣和快樂,比如釣魚、打獵、做飯,卻對握手來碰杯去的名利場并不感冒,也并不擅長。他經常會說,“大家把我忘記最好,讓我安安靜靜過日子”。這是他的性格,并非他有意識的對抗或有意沉默。
關于人生的打擊,他從小培養(yǎng)的鈍感力幫了他的忙。他從小就經歷生離死別,十幾歲就失去父親;游擊戰(zhàn)的時候,他的親堂哥就死在自己身邊;后來他被打成“右派”關進監(jiān)獄,包括他女兒自殺,這固然是極大的打擊,但是褚時健是伴隨這個國家一起成長的,他對國家的體制、社會的發(fā)展有足夠的理解,加上自己的人生經歷,他還是會給自己一條路繼續(xù)走下去。我認為他不是消極閉世,相反,他對自己的人生很積極,就是要把每一天過好,所以他閑不住,一定要有事情做。
稀少的“工匠精神”
時代周報:或許是外界對他的解讀過于復雜,但這個解讀可能帶有外界的一些共鳴。吳曉波在序言里也說到,“對褚時健的同情和致意,超出了對其案情的法律意義上的辯護,而實質是一個財富階層對自我境況的某種投影式認知”。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
周樺:吳曉波這句話說得非常準確。很多人對褚時健的理解,都是加上了對自己人生經歷的感悟,吳老師所指的“財富階層”的認知,我理解更多是對社會財富創(chuàng)造者公不公平的問題以及對私人財產的保護問題。在褚時健被判刑之后,我們國家對國企領導的分配制度就改革了,國企領導的年薪增加了數(shù)倍。這當然是因為很多人能在他身上找到共鳴,才會有制度的推動。
褚時健是非常有中國現(xiàn)行制度特色的一個人。大家對他的理解,也伴隨著對制度的思考,包括現(xiàn)在對一個企業(yè)家命運的思考,我想他會引起這么大的關注也是這個原因。
時代周報:現(xiàn)下社會上圍繞褚時健有一個“造神”現(xiàn)象,是不是跟大家在他身上的這種投影式認知有關?
周樺:會有關系,我覺得這個背景就是這樣,加上他又是一個做事情如此成功的人。現(xiàn)在這個社會,大家對制度的思考沒有結論的時候,就會希望有一個偶像在那,有一個神在那,所以把褚時健造成一個“神”的趨勢是必然的。
但是這對他來說是無關緊要的,他已經88歲了,一切已經很明白了。關于外界的態(tài)度他不會聊太多,因為他沒把這個當成一回事。他希望大家說起他的時候,會說他是個做過事情的人,他最在意的就是自己有沒有對國家做貢獻。如果把他造成神,我想他會覺得很可笑,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不相信神的人。
時代周報:你曾撰文稱,王石評價褚時健有“匠人精神”。對現(xiàn)在的中國商界來說,“匠人精神”意味著什么?
周樺:中國最近幾年賺快錢的機會太多了,企業(yè)界缺乏一種腳踏實地、把事情做到極致的認真,大家把注意力放到投資、金融、資本運作上,做實業(yè)的人很少。做實業(yè)需要腳踏實地,反映到產品本身,就是要有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的執(zhí)著精神。褚時健正是有這個精神,他對產品精益求精,極其注意細節(jié)。他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有很多的技巧或者招數(shù),而是用最簡單的辦法來對待這個最復雜的世界。講究細節(jié)化的操作,干腳踏實地的事情。這是我理解的匠人精神。
褚家爭產?“還不至于到那個地步”
時代周報:你曾提到,褚時健給你最深的印象并不是他把企業(yè)做成功,而是他的人生趣味。現(xiàn)下很多中國人對商人的印象是“面目可憎”,對商業(yè)人士而言,“趣味”有多重要?
周樺:無論對商人、學者還是普通人來講,人的趣味是最重要的。這個趣味包含他的價值觀、世界觀。褚時健是一個特別有趣的人,他跟你講話的時候有很多的冷幽默。這樣一個人能做得了大事,也能做得了小事。現(xiàn)在中國很多企業(yè)家已經把自己活得偶像化、不接地氣了,而褚時健是一個特別不把自己當大人物的人。一個有人生趣味的人,必然不是一個冷漠的人,對生活對工作都有一片熱情,有赤子之心。褚時健對企業(yè)、對國家、對他周圍的人,具體到他的司機,幫他們家干家務的人,都特別的熱心。像這樣的人,對企業(yè)對社會才有足夠的善意和愛意。
時代周報:褚時健做過很多大事,褚橙在他一生中占據(jù)了什么樣的位置?
周樺:我覺得褚橙給他的商業(yè)生涯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因為以前很多人說玉溪煙廠做得那么大,是有國家政策的原因。我想褚橙的成功起碼證明了,褚時健的成功跟國家的特殊政策關系并不是很大,他以一己之力同樣可以把一個品牌做到極致。褚橙對他來說當然重要,這是完全屬于他的東西。他在年老的時候,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時代周報:現(xiàn)在有聲音認為褚橙賣的是“情懷”,而不是產品,你怎么看?
周樺:從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我覺得褚橙挺好吃的。我家從2012年就開始買褚橙,那時候我還沒開始寫他。最開始做褚橙,別人買的肯定是他的情懷,但是所謂的“情懷”也就只能維持一年,要是不好吃,接下來就不會有人繼續(xù)買了。食物講求的是實實在在的口感,要靠產品本身說話。你要說是賣“情懷”,為什么某手機賣情懷賣砸了,而褚橙賣情懷賣成功了?所以我覺得這個說法不成立,關鍵還是產品質量。
時代周報:書中關于褚橙的那一部分,提到了李亞鑫(褚時健的外孫女婿)夫婦對褚橙品牌的經營,但是有關褚時健兒子褚一斌的內容不是太多。現(xiàn)在有傳言,說褚時健要把褚橙作為家族企業(yè)傳給兒子,這個事情你了解嗎?
周樺:據(jù)我所知,他沒有明確表態(tài)。現(xiàn)在媒體爭相報道他們所謂的家族爭產,我覺得這個角度特別不對。我不能說他們家非常和睦,因為每個家庭都有矛盾。但他們還不至于到那個地步,因為褚老還在、他夫人還在,大家還是應該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理解褚家的事情。褚橙當然是一個很好的品牌,可是你要說褚家有錢到什么地步?并沒有。對他們家來說,最有價值的應該是把所謂的精神繼承下去,把褚時健作為企業(yè)家的精神傳承下去。
【相關報道】
褚時健最近有點煩:陷內部經營分歧和利益糾葛
不知何時,拜訪褚時健已經成為了一種儀式。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到褚時健云南玉溪的家中拜訪他,他們有時候會問很實際的問題,更多時候只是想要一張和褚時健的合影。但最近這張照片,卻讓他老人家頗感煩惱。
褚橙渠道之爭:京東貨源遭質疑牽出褚氏內部糾葛
究竟褚橙的銷售渠道有哪些以及如何分工?京東事件折射的銷售渠道分歧是否和家族內部人員關系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