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則粥少
更多的炒股大戶想要在網下打新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市場的分歧和擔憂也漸起: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網下配售這一“金礦”的收益是否會因攤薄而降低?
較為明確的一方觀點認為,參與網下打新人數增加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每人獲配的數量會有所減少;更為深遠的影響還包括,影響規則的制定和調整。
“聽說隨著人數的增加,有些個股可能會將市值門檻調高至3000萬元,因為需要把打新資料提交給主承銷商審核,主承銷商可能因為量大忙不過來而調高市值門檻。”上述上海的券商營業部人士表示,目前這個行業尚未統一,屬于少數券商行為,每只個股的情況也不一樣。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已有個別新股自設“高門檻”。以花王股份(603007.SH)為例,其網下申購者需持有的滬市非限售A股的日均市值需超過3000萬元,高門檻也將近半數網下投資者排除在外,其網下配售對象僅1543個,而同期發行的新股配售對象都超過3000個。宏盛股份(603090.SH)也提高了網下打新的門檻,要求在基準日(含)前二十個交易日持有滬市非限售A股日均市值應為2000萬元(含)以上。
有業內觀點指出,出于風險控制考慮,未來可能會有主承銷商在現有規定上,進一步提升網下申購所需的市值要求,這也是現行法規允許框架下的。
但市場的另一方則對網下配售前景保持樂觀。“(網下配售每人獲配數量若有減少)有可能還反倒使得新股漲幅越來越高。”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其還表示,網下配售的市值門檻估計不會統一調高,抑制新股炒作的手段主要依靠市場定價的回歸;但目前多數新股不是市場定價,而交易價是市場定價,其中存在的價差才是導致市場資金博弈套利空間的最終原因。
此外,部分享有網下配售紅利的投資者的態度平和。一位近期連中兩只新股的投資者就認為,按照當前的市值要求投資者至少需要1000萬元市值的門檻,對于散戶來說是不小的體量,“目前新參與到網下打新的投資者,可能是之前還沒有了解規則的,但符合此條件的投資者不會特別多,攤薄網下打新收益的情況應該不會特別嚴重。”
網下配售大軍的擴圍是否影響打新收益,市場還在爭議;然而這股淘金熱已開始造富擺渡人。多家券商近期都加大了網下配售業務的推介,尤其是以推介詢價功能等為賣點。而市值的硬性要求也同時提升了經紀業務的需求。
“目前整個市場網下打新的投資者在千人級別,我們這邊已進行網下打新的有2個客戶,還有十幾個人正在走開戶流程。”多位券商營業部人士都透露在發力此塊業務,近期詢問線下配售業務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