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本文發稿,11月份共發行了42只新基金,發行份額累計621.68億份,其中,新發行混合型基金30只(以靈活配置型的混合型基金為主,專為IPO成立的打新基金,以下簡稱“打新基金”),打新基金發行份額累計470.25億元,占到11月新發行基金總份額的75.64%。
然而,截至11月25日,尚有30多只基金仍在募集途中。顯然,IPO重啟也同時引爆了公募打新基金的“搶發”大戲。據記者了解,除在數量和份額上的搶眼表現外,其發行募集時間也大幅度縮短。以11月17日當天成立的10只打新基金為例,有9只僅發行一天,總募集規模為210.7億元。此外,增設原有打新基金C份額,也成為基金公司搶食年內IPO盛宴的途徑之一。顯然,隨著IPO的重啟,許多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和機構開始再度關注打新基金,希望借此分一塊蛋糕。
“首先,IPO重啟后的首批28只,對于老的打新基金來說是最后的晚餐,要搶。因此,目前投資者關注打新應仍以老產品為主,以C類為主,尤其是新增的C類,理由是費用和成本均低;然后,估計是元旦之后,投資者才要開始考慮新規則下如何打新的問題。”濟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在接據記者獨家采訪時如是說。
基金公司紛紛設立專門打新小組
為提高打新基金的收益率,同時提早應對IPO新政,不少基金公司成立了專門的打新小組,在參與研究如何爭搶第一批28家IPO打新蛋糕的同時,也開始研究IPO新政下,打新基金的轉型與產品布局。
“打新基金的定位在于能提供較高的、無風險收益率。產品運作上一般是混合型基金,平時少量股票倉位和流動性管理為主,打新時集中資金打新。” 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桑柳玉告據記者,新規則改變之后,打新的收益率相比之前下降,純打新基金難以提供較高無風險收益。另外,橫向比較來看,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3%;貨幣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2.68%;11月23日,中債企業債10年(AA級)即期收益率為5.84%,中債企業債10年(AA-級)即期收益率為7.68%;而永續分級A平均隱含收益率(非年化)為5.90%。可見純打新基金收益較低,這就涉及到打新產品需要重新定位和轉型等問題,那么,如何布局產品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尤為重要。
以泰達宏利公司為例,今年以來,旗下打新小組的打新業績十分突出。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泰達宏利風險預算成功獲配111只,成為今年以來獲配新股只數最多的基金產品,榮膺“中簽王”;另外,在全體基金的排名中,泰達宏利旗下養老收益A和泰達宏利創盈A獲配新股的只數分別位于第10和第17位。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上半年所有參與打新基金的收益較為可觀。據廣發證券的統計,在41只打新基金中,2015年平均參與新股申購的次數為93次,上半年的平均收益達到了11.2%,平均最大回撤為2.2%。
不僅如此,打新基金的規模也增長迅猛。來自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2014年末打新基金的規模為460億元,不足千億;2015年一季度打新基金規模已暴增至2224億元,超過千億規模;2015年二季度規模再度實現爆炸式增長,為2014年末的27倍,達到12635億元。
“究其原因,5、6月份打新由每月一輪變至兩輪,收益翻倍。隨著市場的上漲及泡沫的累積,打新基金具有較高的無風險收益率,并對市場低風險投資者具有極高的吸引力。”桑柳玉告據記者。另外,從打新基金的類型來看,第一類是以往的打新基金;第二類是轉型的打新基金;第三類是新發的打新基金,其中轉型的和新發的占比較高,導致規模猛增。
泰達宏利基金經理丁宇佳說,“本次IPO重啟后,修改了部分新股發行規則,但綜合看來,相對于散戶而言,機構打新仍有優勢:首先,對于股本額度較大的新股,機構仍可以通過網下獲配提高中簽率;同時,在詢價定價過程中市盈率等因素仍會發揮潛在影響,專業的投資機構依然可以憑借自身的投研優勢掌握較大的主動權。”
30億產品規模最吃香
“根據我們預測,短期內新股定價一二級市場價差會繼續存在,但由于新規則下無需提前繳款,意味著網上和網下的參與門檻大大降低,中簽率也會隨之大幅降低,尤其是對于網上申購來說,新股申購帶來的收益相對單個賬戶股票持倉的波動幾乎微乎其微。” 國富中國收益混合基金基金經理、國富金融地產混合基金基金經理吳西燕告據記者,盡管打新基金收益率會有所降低,但相對而言,借助打新基金參與分享IPO紅利仍比散戶投資者自己打新具有較大優勢。
據記者了解到,為了維持最佳打新規模,保護投資者利益,不少基金公司一方面對旗下老打新基金采取暫停大額申購措施;另一方面對新發打新基金的規模控制在30億元以內。
目前,泰達宏利旗下的打新基金——泰達宏利養老收益、泰達新思路 、泰達新起點、泰達創盈等均已暫停大額申購,限制單日單個賬戶單筆或累計1萬元的申購及轉換業務申請。
此外,在新發打新基金方面,招商基金成為最大贏家。據數據顯示,截至11月25日,招商基金旗下共有7只新基金成立,規模總計達到65億元。其次,國投瑞銀基金和中歐基金,分別成立4只和5只新基金,總規模分別達到56.35億元和50.65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11月新成立的眾多打新基金中,大多是三四天就完成募集,部分基金甚至1天便完成募集,且規模大多在10億元以上。
泰達宏利基金基金經理丁宇佳分析強調,“舊規則下,打新基金可以利用資金的規模優勢保證網下中簽新股,規模越大則獲配的成功率越高;而新規則下,規模太大反而成了負擔,間接提高了基金公司對規模控制性的要求。因此,在新規則下,單只打新基金平均規模保持在30億以下較為合適。”
增設C份額不惜賠本賺吆喝
“基于舊規則的28家發行時間前后約為一個多月,C類份額比較適合短期參與打新基金的投資者。申購費用方面,C份額一般設為零或者相比A類份額較低的申購費;贖回費方面,C類份額的贖回費率一般是持有30日以下0.5%,30日以上為0%;銷售服務費方面,C類份額收取一般每年0.5%的銷售服務費,按日計提,而A類份額是沒有的。折算下來,持有打新基金一個多月的時間,C類份額費用更為優惠。”桑柳玉如是說。
桑柳玉的觀點得到了眾多基金公司的認可。在“搶發”打新基金的同時,在原有打新基金基礎上,增設方便資金進出的C類份額也成為不少基金公司選擇。更有甚者,包括安信平穩增長混合、交銀周期靈活配置混合、諾安創新驅動混合等在內的打新基金不但增設了C類份額,而且大幅降低銷售服務費率至0.1%,不惜賠本賺吆喝。
“按照目前打新基金C類份額收費標準,大于500萬元的資金申購費每筆1000元,持有時間超過30日,贖回費為零。至于打新基金收取的0.6%至1%管理費,由于機構資金進出非常頻繁,所以基本上對基金公司管理費不會有太大貢獻。”某資深基金人士據記者稱,由于正值年末,出于沖規模的壓力,哪怕明知沒有利潤,但基金公司仍不得不咬緊牙關頂上。
11月13日,南方基金率先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從2015年11月13日到2015年12月31日,對公司旗下南方利達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C類份額的銷售服務費實行費率2折的優惠,優惠后銷售服務費率僅為0.10%。而自11月14日起,以打新基金著稱的國泰基金陸續發布公告,對旗下國泰興益、國泰結構 、國泰安康定期支付混合、國泰濃益等多只基金增設C類份額,其年費率直接給出0.1%的水平。
有債基背景的經理更受追捧
在中簽率與收益貢獻率預期雙降的情況下,有管理債券基金背景的打新基金經理更受青睞。
“IPO新政勢必對打新基金的資金運用策略產生影響。”丁宇佳表示,根據新規,“將申購時預先繳款的規則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再進行繳款。”顯然,為資金高效運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間,由于不再需要預繳款,具有專業投研優勢的公募基金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靈活騰挪倉位,在新股發行間隙中進行債券或者股票投資,在有效提高資金利用率的同時亦增強了收益。
近期發行的中加心享靈活配置基金也表示,將采用“打新+固收”的策略。“老政策期間按原來的制度打新,IPO新規實施后就轉型為‘債券加強+逢新必打’的加強型債券混合基金。”中加基金表示。
“IPO新規后,純打新部分對基金的貢獻收益有限,只能是作為一個增強,而債券部分的收益可能占到了大頭,因此如何將債券這部分的收益做好,對提高打新基金收益率非常重要,同樣,這也是有債基背景的打新基金較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北京一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據記者如是說。
事實上,近期新發的靈活配置型基金中,很多新設的打新基金均由債基經理掌舵。例如正在發行的長盛盛世靈活配置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楊衡,就有著豐富的固定收益經驗;還有平安大華的投資總監孫健,在目前推出的平安大華鑫安混合基金中將擬任基金經理,具有擅長股票和債券的雙重管理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