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證監會圍繞巨額資金打新、簡化發行審核條件、強化中介機構責任、加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事項,對現行新股發行制度作出了進一步改革完善。與投資者直接相關的制度改革有:首先,針對巨額打新資金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及部分投資者賣老股打新股問題,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將申購時預先繳款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再進行繳款。據悉,取消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還涉及滬深證券交易所、中國結算和各證券公司進行系統技術改造,上述新規完成征求意見、兩所一司及券商技術系統改造均需要一定準備時間,該準備期約在兩個月左右。
這將直接減少新股發行凍結巨資對貨幣市場的擾動以及對于二級市場的資金壓力。但取消預先繳款后,持有股票市值的投資者會紛紛足額認購其所持市值額度對應的每只新股。這將導致合資格的新股申購人數大增,中簽率會降低。
其次,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一律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協商定價,直接向網上投資者定價發行,以簡化程序,縮短發行周期,提高發行效率,降低中小企業發行成本。
最后。建立攤薄即期回報補償機制,要求首發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填補回報措施。公司董事、高管應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維護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對公司填補回報措施能夠得到切實履行在招股說明書中作出承諾。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改善此前新股上市后業績變臉的市場風險。
IPO重啟不改市場中期趨勢,這是沒有異議的市場共識。上周券商股連續漲停與IPO重啟應該是存在因果關系,據此可以認為事實上市場此次是將IPO重啟視為利好看待。如果周一短期下跌則完全是無病呻吟,應該買進機會。
我們建議可以直接跳過IPO重啟的現實影響,展望由此引發的市場預期變化:首先,IPO重啟凸顯了當前的市場現狀。目前股票市場已進入自我修復、自我調節階段,恢復和保持合理適度的新股供給,有利于增加市場活力,增強市場功能,積極穩定、修復和建設市場,促進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IPO重啟還會給予市場進入強勢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