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券商經紀人裁員、降薪,甚至被拖欠薪水的報道再度引發市場關注,部分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在互聯網轉型中領先的券商已經不再與合同到期的經紀人續簽。券商此舉并非出于成本壓力,而是借弱市之機謀求實現徹底的經紀業務戰略轉型——拋棄傳統的經紀人模式,將新增開戶的任務完全交給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聯網平臺來做。
互聯網導流帶來的驚艷效果,促使部分券商決定對經紀人隊伍降薪裁員。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通過互聯網金融渠道導流的券商中,華泰證券、方正證券、平安證券等券商的新開戶數量200萬戶以上。其中方正證券2015年新增客戶超過250萬人,同比增長4倍,總客戶規模達到600萬,位居行業前五。
盡管網上開戶能否代替傳統經紀人依然有爭論,但部分券商已經決心逐步告別傳統經紀人的模式。某互聯網轉型領先的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透露,對于合同已經到期的經紀人,該公司不再進行續簽,公司的下一步布局是將新增開戶等任務完全交給互聯網平臺,公司經紀業務員工向投顧轉型,做好客戶的深度服務。
券商的經紀業務此前經歷了兩個階段,目前正在進入第三階段。2002年以前,我國證券經紀業務實行固定傭金制度,整個證券行業也是被動營銷的“坐商模式”;2002年之后,隨著浮動傭金制的發布與執行,券商之間競爭加劇,證券行業也從“坐商”到“行商”,經紀人在券商經紀業務擴張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013年開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滲透,券商開始加緊互聯網布局,經過將近3年的實踐后,部分券商正在拋棄傳統的經紀人模式,將新增開戶完全轉移到互聯網平臺。
券商在弱化甚至拋棄傳統經紀人模式的同時,也在加強投顧力量。部分業內人士表示,單純互聯網開戶只是解決了開戶難的痛點,但投資者收益有待提升、咨詢服務不足等一系列痛點仍需要得到解決,互聯網獲客只是第一步,其后的各種相應服務才是關鍵,而投顧是完成后續工作的關鍵環節。“金融產品是復雜的,互聯網無法把復雜的產品變成簡單的產品,只有通過投顧才能提供針對性的服務,進行客戶深度耕耘。”上述券商經紀業務負責人坦陳。
部分互聯網轉型領先的券商戰略布局非常明晰。華泰證券就在其2015年年報中表示,公司一方面積極開展互聯網金融產品、服務和交易方式創新,持續推進以移動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發展戰略,實現了通過互聯網平臺低成本、高效率地為客戶提供標準服務,移動終端用戶規模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升級傳統線下營業網點功能,集中網點資源重點針對高凈值客戶、機構客戶及企業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綜合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