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經訊(劉鵬 鄔川)
證監會對券商并購重組的監管,在持續收緊。
7月4日,騰訊財經從多位人士處獲悉,連續多年并購重組業務排名第一的華泰聯合證券,于近日被監管層調查。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對騰訊財經表示,此輪調查由證監會稽查局牽頭,經過地方證監局調查之后,上報至會里。
此外,這位知情人士還透露,與華泰聯合一起被查的尚有4家券商。截至發稿,騰訊財經未能準確獲悉這4家券商名字。
一位接近證監會的知情人士透露,華泰聯合證券被證監會調查,起因是其經手的兩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項目出現問題。
7月5日,華泰聯合證券對騰訊財經表示,兩個并購重組項目被正常抽查,屬于證監會的常規檢查工作。并不會影響投行項目運轉。如果抽查結果有問題,公司會進行公告。
根據華泰聯合證券官網介紹,其并購業務在業內長期處于領先地位,通過中國證監會核準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案例數量,連續五年均排名行業第一。僅在今年前四個月,華泰聯合證券共參與完成23起并購交易,交易總金額約為1278.23億元,約占并購交易市場份額19%。
華泰聯合證券官網還顯示,其所擔任顧問的多個并購項目,成為中國并購市場的經典案例,如掌趣科技、新希望、華夏幸福、立思辰、藍色光標、東華軟件、安源股份、嘉凱城、恒泰艾普、金馬集團、廣日股份等。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政許可審核進度表,截至2016年7月1日,華泰聯合證券作為獨立財務顧問,參與的項目共有19個仍在上會與審核。
在證監會持續嚴管并購重組的趨勢下,此前已有興業證券、西南證券兩家券商,以及一些中介機構被調查。受此拖累,被調查機構旗下投行項目全線叫停。此外,證監會還在上個月末,對近期的并購重組項目進行復核,主要關注商譽過高的輕資產類公司。
接近華東某省證監局的信源,對騰訊財經透露,前不久收到證監會下發專項文件,要求對轄區內的券商重組并購項目進行稽查,完成后報送至證監會。
上述接近證監會的人士稱,“此前西南證券因為大有能源再融資,而受到暫停投行業務的處罰,此次華泰聯合或許有同樣遭遇。”她表示,興業證券作為欺詐IPO的欣泰電氣保薦方,受到的處罰比涉及再融資項目違規的西南證券會嚴重。
6月23日,西南證券其發布公告稱被證監會調查。被調查期間,證監會將“暫不受理”公司投行業務材料。西南證券目前在會的并購重組、IPO和再融資等33個項目均被暫停。但證監會并未公示西南證券被調查涉及的項目。
北京一位投行高管對騰訊財經表示,自從4月份開始,證監會針對并購重組市場的監管,就一直在收緊,因此其手頭類似的項目都在加班加點推進,以求在窗口期內結束。
此前,騰訊財經從接近監管層人士處了解到,在注冊制推遲、戰略新興板擱淺之后,A股市場中的存量殼資源開始遭遇爆炒,瘋狂的行情引起證監會高度注意。這位人士透露,為遏制炒作,會里已經專門召開過會議,研究限制辦法。
6月17日,證監會就《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本次修訂旨在給炒殼降溫,將主要在加強信披、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保護投資者權益等方面做出修改。
監管收緊不僅僅體現在并購重組領域。騰訊財經此前獲悉,證監會已在6月24日啟動IPO專項核查行動,對IPO在審企業進行各環節核查,收緊資產證券化的審批標準。
有券商高管透露,該行動具體由證監會發行部負責,歷史上也出現過多次,主要目的在于查處一批、清理一批,以舒緩目前堆積過多的IPO排隊企業。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已達到894家,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