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金金網力推i牛股:短信第一時間提醒
新浪財經Level2:A股極速看盤
新浪財經客戶端:最賺錢的投資者都在用
監控漲停股:準確率達86%測一測
本報記者何曉晴廣州報道
伴隨A股市場進一步趨暖,上市券商再融資也再度提上議事日程。
11月11日,國金證券(600109.SH)公告稱,公司擬調整于今年6月發布的定增方案,擬將定增規模上限由150億元大幅下調至48億元,其中發行底價由26.85元/股下調為14.38元/股,調整后發行數量將不超過33379.69萬股。
當天,東興證券(601198.SH)也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擬對前期披露的非公開發行方案進行重大調整。若按照原計劃,公司非公開發行規模亦高達150億元。
此前的11月4日,山西證券(002500.SZ)非公開發行已獲證監會發審委無條件通過。但其也于9月24日修訂了公司定增預案,將發行價從最初的不低于12.74 元/股下調至9.40元/股,募集資金金額從原計劃的40億元調減至29.14億元。
更早之前的10月22日,東吳證券(601555.SH)也已調整增發方案,其定增發行底價由15.83元調整為11.50元,同時,募集總額由不超過60億調整為48億。緊接著,10月29日,太平洋(601099.SH)延長配股決議有效期6個月,擬募資規模45億;11月2日,申萬宏源(000166.SZ)就增發140億元申請反饋意見。
不過,不同于上市券商紛紛調減再融資規模的是,同方國芯(002049.SZ)11月6日披露的高達800億元規模的非公開發行預案卻讓市場為之側目。
上市公司為何在此時紛紛調減再融資規模?而同方國芯又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11月11日,東興證券一位內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證監會對再融資有窗口指導,對于融資上限有限制。因此,公司董事會要重新召開會議,對再融資規模進行調減,再向證監會上報材料。”
“巨震市之后,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再融資確實有過要求,要求50億元規模以下的審核才放行。”深圳一家券商投行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
與此同時,滬上一家券商投行項目經理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我們掌握的情況是,監管部門窗口指導只是針對詢價發行,至于事先確定發行對象并鎖價發行的并沒有限制。也就是說,同方國芯800億元定增是屬于后者情形。”
詢價發行“50億紅線”
數據顯示,同方國芯是A股有史以來最大一筆定增方案。其定增方案顯示,同方國芯擬27.04元/股發行29.59億股,發行對象為西藏紫光國芯、國研寶業、同方國芯2015員工持股計劃等共九名。其中,員工持股計劃擬認購10億元,國研寶業擬認購26億元。發行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西藏紫光國芯。
從上述公告來看,同方國芯定增是事先確定發行對象并鎖價發行的情形。
而國金證券非公開發行預案(修訂稿)則顯示,發行對象包括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合格投資者等不超過10名的特定投資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公告發現,包括國金證券在內,在迄今發布定增預案的10家上市券商中,其發行方式均采取詢價發行。
其中,光大證券(601788.SH)和國海證券(000750.SZ)非公開發行已分別于9月和7月實施完畢,其再融資金額分別為80億元和50億元。
不過,這兩家券商的定增方案均在7月前就已獲通過。早在2015年7月1日,光大證券本次非公開發行申請就經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不過在時隔一個多月之后的8月5日才正式拿到核準批文。而國海證券定增過會時間更是早在今年5月29日。
此外,在上述10家上市券商中,長江證券(000783.SZ)計劃定增額也達到了120億元。若按照窗口指導精神,其非公開發行預案或同樣面臨調減。
而在非金融機構中,同樣采取詢價發行的樂視網(300104.SZ)在下調定增規模之后,其非公開發行預案也已快速獲批。
今年5月其披露的定增預案中,公司原擬發行2億股,擬募集資金為75億元。等到8月31日,公司已將發行方案調整為擬定增1.5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48億元。9月23日,其非公開發行方案即獲無條件通過。不足一個月時間即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節奏之快遠超市場預期。
從上述公司調減定增結果來看,其均把募資規模減到了50億以下。
股市向好券商再融資回暖
前述深圳券商投行負責人直言,作為資本推動型的中介機構,行情回暖有利于券商加快再融資步伐。
從上市券商再融資募投項目來看,主要是圍繞創新業務加碼。
國金證券明確表示,公司重視股票質押式回購、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等創新業務發展。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式回購、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等創新業務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受到凈資本規模的影響,創新業務的拓展空間將受到制約,亟需補充資本滿足創新業務發展需要,進一步優化盈利模式。
東吳證券定增募集資金則擬用于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加大子公司投入和擴大做市、信用交易業務規模。再融資重啟后,公司將加快構建以互聯網財富管理為核心的現代證券控股集團建設。
而從東吳證券調整后的定增募集資金投向來看,其擬進一步擴大信用交易業務規模,投入不超過15億元;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加大對互聯網平臺建設、客戶拓展、產品設計開發以及資金配置的投入,擬投入10億元;加大對全資子公司的投入,不超過18億元。此外,擬擴大做市業務規模,投入不超過5億元。
(編輯:巫燕玲,郵箱:wuyl@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