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首批7只科創主題基金獲批;同年4月29日,易方達科技創新基金率先成立,打響了公募基金投資科創板的“第一槍”。三年來,科創板迅速發展壯大,首批基金也取得可觀回報,業績和規模雙雙高增長。
同時,公募投資科創板的步伐不斷提速,主投科創板基金產品隊伍持續壯大。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科創板概念基金總規模已接近1500億元。
首批主題基金平均回報超90%
在科創板正式推出前,2019年4月22日,首批7只科創主題基金獲批。同年4月29日至5月7日,來自易方達、華夏、富國、南方、匯添富、嘉實、工銀瑞信的7只科技創新主題基金成立。三年過去,這批最初投向科創板的基金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20日,首批科創主題基金成立以來平均回報達到93.69%。其中,南方科技創新A的收益率最高,為136.74%;易方達科技創新同樣實現凈值翻倍,取得100.25%的漲幅。
伴隨業績的增長,首批科創主題基金也獲得資金的持續追捧。首批科創主題基金單只募集上限為10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7只產品規模合計已達到115.12億元,較發行時的70億元增長六成。
談及首批科創主題基金的表現,南方科技創新基金經理王博強調,科創主題基金的設立是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和全球貿易格局變化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是資本市場積極響應國家發展科技號召的體現。這一系列產品成立于2019年之后,適逢國家科技行業高速發展期,享受到了相關企業的成長紅利,整體業績表現優異。科技行業中半導體、新能源等細分領域過去三年IPO和融資節奏明顯加快,也助推了相關產業的繁榮發展。
匯添富基金的基金經理馬翔表示,過去三年,中國科技創新行業取得巨大發展,相應標的在資本市場也有較好的表現。科創主題基金積極參與了這一波發展大潮,有幸推動科創板投資和國內科創事業的發展。
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兼權益投研一體化總監曾鵬表示,科技創新是權益市場重要的投資主線。近幾年,自主創新的重要性逐步得到全社會的共識,以集成電路芯片、基礎軟件、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硬核科技成為社會資源配置的重要方向,并體現為二級市場的高估值溢價。2018年以來,中國高科技行業面臨的外部宏觀環境日益嚴峻,在此背景下,自主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持續強化科創投研能力
投資范圍有序擴展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快速發展的科創企業,過去三年間,基金公司的科創板投研體系持續演進,科創投研能力得到強化。
王博介紹,近幾年,以科創板為代表的制度創新正被市場參與者廣泛了解,今年一季度,機構科創板持股比例已經接近主板市場,并已高于創業板。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介紹,科創板創立以來,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積極參與科創板新股詢價,對科創板個股的研究更為精細,也更加看重科創板個股和同類公司以及所處行業估值水平的比較。
馬翔表示,“科創板作為新板塊,最初上市時,尚不能確定誰是未來的勝出者。本著為投資者負責的態度,我們在科創板開板伊始以研究為主,投資力度并不大。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中國快速控制住了疫情,恢復了供應鏈,居民消費需求也迅速反彈,很多科創板公司受益,迅速成長為行業龍頭,盈利也大幅增長。我們在這一輪行情中,把握住了半導體、新能源、醫藥以及一些新興科技品牌的投資機會。”
作為科創主題基金經理,自身投研體系也在不斷更迭,投資范圍發生明顯改變。嘉實基金大科技研究總監、基金經理王貴重坦言,科創板發展的這三年,也是他作為初一代科創板基金經理科技投資理念與框架不斷發展的三年。未來,還需要在兩個方面進一步提升。其一,產業趨勢的力量和非線性影響,對科技類產業與細分賽道的把握需要更有突破意識。其二,定價的精準度。“我們會用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DCF)和概率賦權來對公司進行定價,但各種假設變量的變化對結果的敏感性都很大,后續還要加強對公司的理解,力爭在模糊的正確基礎上做到更加精確。”
科創板基金總規模近1500億
創新產品層出不窮
為更好地投資科創板,公募基金在產品創新方面的腳步也從未停止。首批7只科技創新基金問世后不久,11只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基金成立,此后,主投科創板的公募基金產品隊伍持續壯大,目前,市場上已誕生了“科創板基金”、科創50ETF、雙創ETF、科創板行業主題ETF等多種科創板相關公募創新產品。
統計顯示,截至一季度末,64只科創板概念基金總規模接近1500億元。
未來,公募基金還將圍繞科創板推出更多創新產品。曾鵬介紹,在全面施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背景下,博時基金將借鑒已有的科創板主題基金、創業板主題基金和專精特新主題基金,開發圍繞新交易場所、新市場板塊、新投資題材的主動權益基金。“我們正處于中國權益市場投資的黃金期,科技創新將是市場中長期的投資主線,科創板擔負著培育科技創新行業的重要歷史使命。”曾鵬說。
國泰基金表示,公司一直非常重視科創板相關產品,積極布局可投資科創板的全市場產品;公司去年發行并上市了科創創業ETF,未來會持續關注科創板投資機遇,挖掘更多優質投資標的。
王貴重分析,資管新規打破剛兌后,理財產品加速向凈值化轉型,家庭財富投資由非標產品轉向基金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需要好的產品和好的工具來進行配置和交易。“為此,ETF產品設計應當側重兩個方面:一個是配置功能,一個是交易功能。我們更關注貝塔類產品的工具屬性與配置屬性,未來一方面將持續做大做強寬基規模,另一方面,積極布局Smart Beta和工具化產品。”
王博表示對科創板三次產業浪潮式投資機遇印象深刻。“一個是5G,從基站建設到智能終端的普及,拉動產業鏈完成一輪周期性的盈利波動。二是新能源行業,國內企業主導話語權的產業鏈重塑,帶來了自上而下豐富的投資機會。第三是半導體行業,在內外部大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國內企業開始從‘0到1’的突破。成長風格的基金經理過去幾年對以上幾大機會或多或少都有所把握,后續我們會進一步在類似領域深入研究挖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