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恒大入局的寶萬之爭,引發了房地產板塊的全面火爆行情。與之相對應,8月份主動管理基金業績前三名無一例外全部重倉押注地產股。面對異常火爆的房地產行情,部分公募基金坦言,盡管在資產荒背景下今年房地產暴漲與以往邏輯不同,但一旦漲幅過大或加劇各類調控政策的出臺節奏,資金勢必撤離;下季度重點布局高性價比的板塊,一類是選擇有估值優勢的高景氣周期板塊,一類是選擇受益供給側改革的標桿行業。
謹防房地產虛火
8月份重倉地產股的基金均賺得盆滿缽滿。該月,萬科領銜整個地產板塊成為市場熱點,個別房地產股在一個月內實現翻倍行情,5只個股漲幅超過40%。
這股熱潮直接輻射到相關基金的業績上。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8月以來,重倉地產股的基金表現格外突出。在主動管理型基金中,8月以來凈值漲幅最大分別為萬家精選、萬家瑞興、萬家新利,凈值增長分別為12.34%、11.08%、10.67%。根據二季報,3只基金投資房地產股占基金凈值的比例均在18.2%至28.5%之間。二季度萬家基金旗下有6只基金均超配房地產,基金業績近期大幅逆轉。
然而,面對異常火爆的市場,樓市調控政策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層層加碼,部分地區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降溫跡象。此外,多個部門也陸續出臺金融政策,從融資、拿地、信貸三方面為樓市降虛火。
看到樓市異常火爆,萬家基金投資研究部總監莫海波也開始提醒投資者注意個股的高估值風險,其坦言未來要具體標的具體分析,漲幅較小仍有空間的個股可以繼續持有。但對于高估值的地產股,不少市場人士認為,這一波行情表現猛烈,未來地產板塊或進入盤整期。滬上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則指出,在限購限貸政策下,對地產板塊的行情并不樂觀,未來加倉主要轉向高景氣周期以及供給側改革標桿行業。
加倉兩條主線
近期,“健康中國藍圖”以及配套的規劃相繼出臺,機構十分看好醫藥醫療行業在供給側改革中的示范效應。“近期醫藥領域迎來高規格的政策扶持——‘健康中國藍圖’以及‘健康中國規劃’,這意味著醫藥行業供給側改革已經拉開序幕。未來兩到三年,醫藥行業是強者恒強格局,落后企業將被淘汰出局,利好規范的上市公司。醫藥行業下半年將蘊藏較大的機遇。”一家大型私募人士對上證報記者坦言。
從基金調研的步伐也可以看出機構對醫藥醫療板塊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8月份,3只醫藥醫療個股獲高頻調研。其中,一心堂最受機構青睞,有20多家公募到訪,部分私募、券商也青睞該公司。除一心堂,東阿阿膠和精華制藥也有基金密集調研。接受采訪的多名基金經理指出,指數在3000點附近,市場資金面以存量博弈為主,大健康板塊估值較為合理、成長性較好,是攻守兼備的最佳選擇。
券商人士也指出,中長期來看,供給側配套改革才是驅動市場風險偏好繼續回升、資金持續注入的重要因素。預計下半年相應改革會陸續迎來配套文件出臺,重組兼并試點也有望陸續展開,國企改革相關標的也將迎來投資機會。
此外,多數機構指出,短期內A股面臨的利空基本出盡,市場悲觀情緒得到宣泄。存量博弈行情下,滬指在3000點附近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整固。短期來看,高景氣周期行業有望受益估值差吸引大資金,如新能源汽車、高端制造、電子、農業、白酒及部分化工品等在前期回調后顯露出投資價值。
【聚焦調研】
QFII逆市調研28股 17只被三大機構集中拜訪
日前,證監會國際合作部主任祁斌公開表示,按照深港通工作時間表,8月份到11月份各方將就深港通進行制度和技術準備,預計深港通將于11月中下旬開通。在此背景下,未來深股通資金布局A股的思路及標的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而與深股通資金同為海外資金的QFII布局情況便成為重要參考,QFII調研作為QFII布局A股的第一步,或為投資者布局后市提供了借鑒意義。
【基金盈利】
公募上半年平均凈利潤率超25% 同比下滑5%
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結束,其參股的公募基金公司經營情況陸續浮出水面。從納入統計的40家基金公司情況看,在今年上半年的弱勢行情中,基金公司整體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而凈利潤下滑幅度又明顯超過營業收入。不過,個體公司之間呈現明顯的分化態勢,一些“黑馬”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逆勢增長,而競爭優勢不足的公司則遭遇到了較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