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來題材股炒作被抑制,基金轉而挖掘基本面向好的個股。根據上市公司公布的中報,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長明顯且長期向好的高成長性個股格外受青睞,如索菲亞、中順潔柔等。而部分上半年業績增長乏力的老白馬股則繼續被基金冷落,代表如上海家化、東阿阿膠等,顯示出市場風格有明顯的變化。
業績增長乏力 基金不問津
進入三季度,A股市場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風格轉換。7月份上證綜指上漲1.7%,深圳成指回調1.5%,滬指月K線在7月走出放量陽線,而創業板指月K線在7月則走出縮量陰線,以滬指為代表的藍籌的崛起顯而易見。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是國企改革成為當下經濟的關鍵主題,另一方面也與“國家隊”資金大量入駐引發群聚效應有關。
從上市公司公布的中報來看,有業績支撐的個股被基金明顯增持,而部分業績低迷的傳統藍籌風格的個股則缺乏基金問津。例如8月15日上海家化披露的2016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30.66億元,同比下降4.64%;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72億元,同比下降41.89%,每股收益0.55元。整體數據表現略微低迷,不過上海家化在電商等新業務上的開拓力度較大。上半年,上海家化數字化營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40億元,同比增長45.81%。
盡管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日化企業之一,但在業績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今年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并沒有出現公募基金的身影,兩家機構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還分別減持了898萬股和599萬股。
上周末公布中報的東阿阿膠凈利潤增速也下滑。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74億元,同比增長4.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9億元,同比增長7.36%;基本每股收益1.2675元。相比于2015年同期,增速卻出現了明顯回落,其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上,主要是兩只保險理財產品及赤子之心旗下兩只產品,并無公募基金身影。
華潤雙鶴、華潤三九上半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6元和0.65元,凈利潤同比微增5.58%和1.44%,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上也缺乏基金身影。
業績高增長股獲加倉
相比之下,上半年業績表現出高成長性的個股則明顯受到基金青睞加倉。
中順潔柔2016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7.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32%;歸母凈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131.08%,每股收益0.22元。富國系基金在二季度大舉買入中順潔柔,其中富國低碳環保買入2029.72萬股,占流通股的比例為4.02%,成為第3大流通股東;富國新興產業、富國低碳新經濟分別買入921.63萬股和395.21萬股,流通股占比分別為1.82%和0.78%。而在一季度末,持有中順潔柔最多的基金是嘉實事件驅動 ,持有股數為640萬股,占流通股的比例為1.32%。
一季度就被基金高度控盤的索菲亞在二季度繼續被基金增持。中報顯示,索菲亞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4席是公募基金,富國低碳環保持有992萬股,流通股占比3.43%,新進成為第4大流通股東,富國新興產業持有450.62萬股,流通股占比為1.56%,同樣新進成為十大流通股東之一。富國改革動力持有700萬股,較一季度末減持250萬股。景順長城精選藍籌持有450萬股,較一季度未變。
今年上半年,衣柜定制商索菲亞實現營業收入16.7 億元,同比增長44.1%;實現歸母凈利潤2 億元,同比增長48%。
業績增長超過3倍的藍色光標也被基金明顯增倉。根據半年報,藍色光標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514,099.41萬元,同比增長48.90%;歸屬凈利35064.46 萬元,同比增長307.11%。移動互聯業務已成公司保持高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公募基金中,大成藍籌穩健持有3030.69萬股,流通股占比為2.13%,較一季度增持151萬股;華夏紅利買入2063.6萬股,流通股占比為1.45%,新進前十大流通股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