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材股過剩供應以及趨嚴的市場監管,正使得游資在題材概念炒作中已無油水可撈,也使得短線交易的游資將進一步撤離市場,市場未來一段時間的交易性機會也將明顯降低。而這種缺乏交易性機會的市場可能也更利于長線資金堅守價值投資,以不變應萬變。
概念股炒作已顯疲態
A股市場盛行的轉型之風正使得原先看起來非常稀缺的新興產業喪失了原有的光環,這種題材上的充足供應帶來的問題是一些公司業務高度同質化、競爭激烈,機構投資者的選股變得越來越困難。對那些偏好概念炒作的資金而言,稀缺性的降低也使得概念的價值大打折扣,因為,A股資金對概念追捧的重要原因是題材的稀缺性。
大規模并購尤其是跨界并購改變了原有某些行業在A股市場相對稀缺的狀況,諸如游戲、影視等行業變得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這類行業的高管離職行為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行業操盤手對該行業興衰變化的看法。
掌趣科技8月初發布公告,宣布姚文彬辭去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辭職后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在半個多月前,掌趣科技也發布了副總經理楊帆以及副總經理鐵雷的辭職公告。這或許暗示著,無論在其行業抑或是在A股市場,游戲行業已經遠離了賺快錢的年代。
資本市場的物以稀為貴是決定行業估值的重要因素。當初名不見經傳的掌趣科技在A股市場上取得了市值管理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A股對游戲公司的新鮮感。但是在經歷了2013年到2015年的三年牛市行情后,整個A股市場的行業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A股涉及游戲業務的上市公司已經從2012年底的寥寥數家迅速激增到超過50家,而未來隨著新股IPO和中概股的借殼熱潮,游戲公司的數量還將進一步激增,未來行業估值下降成為必然。
影視公司也同樣面臨如此問題。包括三七娛樂、天神娛樂等游戲公司紛紛收購影視公司,廣告公司收購影視公司的則有思美傳媒、印記傳媒,甚至紡織業務的鹿港科技、乳制品行業的皇氏乳業也紛紛進入影視行業。不完全數據統計,目前A股主營影視業務和公告收購影視公司的超過40家,而隨著未來新股IPO逐步推進,包括即將登陸A股市場的中影股份和幸福藍海影視,這會進一步加速影視公司數量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