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英國公投退歐后,美債和黃金價格大漲,全球儼然進入避險模式。而上月股票、債券和大宗商品ETF合計流入資金規模創一年半以來新高,只有歐股ETF資金流出顯著。機構認為,這是投資者對央行支撐資產價格有信心的體現。
股市流動性研究公司TrimTabs Investment Research統計發現,今年7月債券、大宗商品和股票類ETF流入資金為接近創記錄的430億美元,為2014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流入規模。而且,7月的流入規模幾乎是今年以來流入規模1032億美元的一半。
為什么大量資金流入風險資產?TrimTabs的CEO David Santschi認為,ETF基金大舉“吸金”顯示,市場參與者和以往一樣有信心,相信央行干預會讓資產價格保持高漲。
Santschi指出,7月只有一大類資產資金明顯流出,那就是歐股。專注于歐洲股市的股票類ETF流出資金達到創紀錄的45億美元,占其資產規模的10.5%。僅美股ETF就吸納了279億美元,占其資產的2%,同樣為2014年12月以來這類ETF的最大單月流入規模。
Santschi說,有不少風險極高的市場資金流入也很可觀,比如新興市場股市和美國以外債市。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投資熱情倒是讓人警覺的信號。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全球基金投資者因英國退歐公投沖擊“棄股投債”。路透社7月對英、美、日三國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受訪者所在基金的股票配置比例降至42.9%,創下至少五年新低。
7月還有大批資金涌入新興市場的債券和股市。美銀美林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當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資金凈流入觸及史無前例的高水平,達到49億美元。這比兩周前錄得的紀錄高點整整高出10多億美元。
而高盛最近報告警告,美股最大的上漲動力——企業回購的步伐放緩,這是美股上漲的阻礙。高盛還預計,未來三個月歐美股市可能面臨約10%的回調。高盛認為,風險偏好在轉向,宏觀基本面卻沒有改善,股市回調的概率由此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