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在“颶風2016”專項行動中,聯合海珠區公安分局,對廣州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立×公司)采取行動,共抓獲包括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內的5名涉案人員,查扣涉案電腦主機及財物賬冊資料等。
警方查明,該公司及其多家關聯公司在廣州從事私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私募基金)業務并涉嫌非法集資犯罪。據初步統計,該案受害者涉及廣州地區近300人,涉案金額約2.04億元。
推養老養生理財
許諾高回報
近期,有群眾向廣州警方反映,廣州立×公司等多家公司以私募投資基金的名義,公開宣傳投資養老養生、影視文化等投資理財項目,并許諾給予高額年利率回報。
經查,該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的法人代表王某,同時還是廣州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2013年7月起,兩家公司通過互聯網及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向社會不特定人群宣傳養老養生、影視文化等投資理財項目,以年化利率8%—12%的高息回報吸引群眾投資。
根據某銀行反饋的資料顯示,這兩家公司通過其開設的銀行賬戶,每月定期向多名群眾轉賬支付分紅派息款項,月利率為1%至1.08%不等。
這些公司是如何進行投資的?收益如何?又如何支付投資人的高額利息?
十四個基金項目
僅幾個在運作
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王某名下的傳×基金公司到目前為止共發行了14個私募基金項目,內容涉及房地產、影視劇到銀行承兌匯票投資,不一而足,共吸收資金約2.04億元。
辦案民警介紹,王某名下的這些公司無實際經營收入,王某向投資人宣稱所有項目均設立了基金托管賬戶,但實際上是大部分基金項目沒有設立托管賬戶,或者設立了托管賬戶卻從未使用,投資人的資金直接存入王某及其公司的賬戶,資金去向無銀行監管,任由私募基金公司內部劃轉,并未進行與其實業投資、投資管理及其咨詢服務的經營范圍相關的項目投資。
王某供述,其公司發行的基金項目真正在運作的只有兩三個,涉及金額僅約600萬元,其他的項目因各種原因無以為繼而終止。吸收的2億多元,除一部分用于其名下多家關聯公司的日常開銷和個人花銷外,多用于支付投資者的利息,拆東墻補西墻,而所謂的基金項目一直是虧損。
據初步統計,目前王某及其設立的多家參與非法集資的公司涉案交易金額累計約人民幣2.04億元,投資者涉及廣州地區近300人。
目前,王某等犯罪嫌疑人已被廣州警方依法逮捕。
揭秘“私募基金”項目騙術
虛構與上市公司合作
警方調查了王某公司發行的一只涉房地產投資基金,該基金項目對外宣稱是與順德B房地產公司(上市公司)合作開發江西的一個房產項目,并通過互聯網等渠道向社會公開宣傳并募集了資金。
據B房地產公司相關負責人反映,該公司確實曾經有意向在江西做房產項目,但后來并未施行,而且從未與王某的公司談過合作融資事宜,B公司覺得王某的行為有點招搖撞騙,還曾口頭警告過王某。
一紙框架協議吸金3000萬
王某公司發行的另一只涉養老地產的“傳×華×健康養老產業基金”,該項目對外宣傳是廣州傳×公司與上海H公司合作投資養老院的并購重組。
經查,廣州傳×公司與上海H公司簽訂有合作的框架協議,約定由廣州傳×公司為上海H公司融資收購上海某養老院股權,資金到位一年時,上海H公司償還廣州傳×公司的融資款,并支付資金利息。而自雙方簽訂了該框架協議后,再無任何實質進展,上海H公司多次催促王某的資金,而王某則以各種理由一再推搪,項目拖延一年多后沒有了下文。而另一方面王某用這份框架協議作宣傳,對外吸收資金超過3000萬元,該筆資金沒有一分錢進入該項目設立的托管賬戶,全部挪作他用。